家庭教育吧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吧  >  问答中心  >  如何管教14岁孩子最有效

如何管教14岁孩子最有效

2025-03-25 17:30 1490

已有1条回答

大人平时应多和他聊聊天,聊聊青春期的一些症状,这时候父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了。让孩子了解,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让他放松心情,有疑问可以和父母聊聊,减轻他的心理压力。

如何管教14岁孩子最有效

1、多陪伴,多沟通,多鼓励。

由于处于青春期,很多孩子其实对自身的变化充满了不安和期待。因此特别容易冲动,做事莽撞,这个时期的父母,要多一些耐心种爱心,多陪伴孩子,并保持沟通上的畅通,同时还要多一些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成长的路上并不孤单。

2、父母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多尝试、多试错。

处于青春期阶段,孩子不太愿意接受挫败感。此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保持一定的耐心,合理面对失败的结果,我们孩子勇敢尝试,保持激情,有利于学习。

3、千万别干涉孩子交朋友。

面对孩子交的朋友,有些父母喜欢进行干预,这种做法难免会使孩子反感,从而对父母产生敌意和报复心态。

4、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这个好理解,就是不要处处都关注孩子,不要做偷看孩子日记的事,也不要为了孩子有事瞒着自己而大发雷霆等等。

5、平等对待孩子,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在孩童时期都希望获得周遭人们的好感,那么要如何才能取得他人好感呢?孩子会想办法摸索、学习。

14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胆子更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四年级开始学生是最难管的阶段,但是至于为什么难管则说不清楚原因。其实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恰就是这个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在发挥作用。

自我意识增强表面看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看人做事,但是从心理活动的动机来看,往往是察言观色或随风而动。

就如在课堂上凡是爱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其同桌或周围的同学极易被影响和带动,这种架秧子起哄现象,不仅让个别带头起哄的儿童自我感觉很良好,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可以随意破坏规则或违反纪律。

而老师又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一旦自我意识发展方向有偏差,很快就会成为问题学生或问题儿童。

2、自控和自律意识开始两极分化

在学与玩两者之间,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再看十岁儿童常表现为有相对较好的自控和自律意识。

凡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且又用错误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在育儿的,常会让孩子在学与玩儿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想玩儿而不想学。

在家里时候,这个时候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一旦父母缺乏威信,管教手段单一,家长会发现管教越来越不容易,甚至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秩序。因此而发生的亲子矛盾冲突反而呈上升趋势。

3、秩序感下降,磨蹭拖拉现象加剧

10-12岁儿童在行为方面开始有我行我素的苗头,只要不感兴趣的事,哪怕是在家里写作业或在课堂上听课,都会心不在焉。这些行为表现则直观地体现了注意力开始下降,对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可听可不听,既而表现出秩序感下降。

由于秩序感下降而导致学业水平出现下滑现象非常明显,他们大多并不是真的不关心自己的成绩下滑,但因为缺乏秩序感,有心无力起来。有时家长尽管也督促,但是却看不到孩子真正的学习效率,因为这些是隐性的。

秩序感一般分为行为秩序和内心秩序两种,如果孩子对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磨蹭和拖拉现象。

而家长或老师的督促一旦引发其反感,又会涉及到孩子内心秩序的混乱。即本该在正常做事或学习的时候,他们心里却想着其他的事,注意力无法专注下来。

4、自尊心更强,但是呈现脆弱和敏感

每个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尊心,这并不难理解,哪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美,但是现实生活中这个年龄段孩子却往往因为行为自控能力下降而常做一些错事,从而招至批评。这使他们的自尊心变得敏感起来。

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家长可以看到孩子常有理,撒谎现象也会增多,甚至有时撒谎的话张嘴就来。因此,就对家长提出了考验,如果你把维护孩子的自尊放在首位,对于孩子做错事后的教育和引导就要格外谨慎。

家长这时不能像以往那样直奔主题,而应收集证据,或择机进行委婉的暗示,或者在孩子几次犯错后集中进行教育,那样才会让孩子真正意识到错。

5、认知和分辨力有提高,但还不全面

这个时期孩子在对事物的认知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孩子从课堂上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从各种信息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正是因为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使他们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14岁孩子叛逆怎么教育

1、避免两极教育误区。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2、下放权利给孩子。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3、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4、换位思考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5、忌从学习入题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6、稳定情绪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如何管教14岁孩子最有效 14岁孩子叛逆期家长如何管教 14岁男孩子叛逆期家长如何管教
上一篇:如何跟孩子沟通早恋问题 下一篇:孩子不想写作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