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考虑到初三是关键的中学阶段,学生要面对着高中升学考试,所以一旦成绩下滑,家长和学生应该认真对待。首先找出成绩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考试技巧的问题,也可能是精神状态的问题等等,找到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初三成绩下滑的原因
1、抗压能力弱。
初三的考试已经算是模拟考或者大考,跟中考是直接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了压力。
2、学习能力缺失。
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没有将知识内容理解透彻,没有学以致用,最后只能得到成绩下降的结果。
3、注意力分散。
初三成绩下降的原因,首当其冲应该是手机。微信聊天、熬夜玩手游,导致睡眠时间不够,上课打瞌睡。尤其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候学生想学也学不了了。
初三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
找症结,直抵他的痛点。建议分别找各科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并综合这些情况跟孩子长谈,问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对自己的未来作何打算。
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同学了解一下他平时的朋友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如果住校,则要打听一下他们寝室里的情况。
找到症结之后,您才能够有的放矢,精准出击,直抵困住他的那个点,并迅速解决它。
如果是厌学,那就要想法设法弄清楚他厌学的原因,并扭转他的看法。是朋友圈儿引起的,就要督促他远离现在的朋友圈儿;是寝室引起的,就要给他换一间寝室;是发自内心,也要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感到自己就是不行了,为什么他会那么想。
如果就是因为落下了功课,那就让他在跟得上进度的情况下,先抓基础,再抓提升。迅速地巩固好基础知识,保证他不掉队、不落伍。
初中是一个人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如果让孩子掉了队,就很容易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导致他走上另外的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这个时候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还不能够严格做到自律。不管不行,管太严了还不行,是一个比较令家长们头疼的时期。
所以,这个时候的家长,无论工作多忙,都一定要督促好孩子的学习,并督促好他一系列好习惯的养成,尤其是自律的习惯,就更要督促。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谈一谈,问问他的理想,告诉他没有人生目标是不会找到努力方向的。说一下自己当时的情况,不要总是批评,要帮他分析。
这个时候最需要耐心,也最需要信任。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对孩子人生这一关键期的引领,不能任由他们自己由着性子来,除非你想放弃他不管。
面对初三孩子,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1、咬定中考目标
初三孩子,中考想考取什么高中,哪所学校,心里早就有了目标,越到复习备考后期,可能遇到月考、调考的不顺等因素,而有所动摇,这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坚定信念,咬紧目标,在意志上不能松动,不能轻易放弃原定的中考目标,要相信自己,要继续努力,目标就是指引孩子持续奋进的灯塔。
2、督促正常作息
越到复习备考后期,个别家长可能有思想误区,认为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头悬梁、锥刺股”“睡半夜,起三更”呢?非也!大可不必,“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家长需要做的是,一如既往地督促孩子规律作息,学习节奏,生活节奏,不要打乱,一直坚持到中考!中午有午睡习惯的孩子,继续保持。重要的话再说一遍:请规律作息,不乱节奏。
3、保持心态平和
清三代帝师翁同龢有云:每临大事需静气!初三孩子面临中考,有的家长比孩子还急,心情可以理解,但要理智约束!毕业班的孩子,每天面对家长、科任老师、班主任、学校领导等的轮到“轰炸”,还有班会、月考总结会、百日誓师会、调考总结会、中考动员会的会会“刺激”,心理压力够大的了,此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缓冲,尽量在孩子面前少言少语,情绪稳定,不露焦虑,心态平和,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心态。心态好了,学习起来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