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突然变化的过程,所以跟其交流主要以平和或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行,而不是以训斥或教育的方式进行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管
1、理解在先
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为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宽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诉孩子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对这样做的原因。要杜绝简单地否定或以长辈的身份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做法。
2、减少指责
简单而粗暴的指责会让孩子大失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评价。父母应该变指责为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引导孩子在反思中进步。
3、切忌唠叨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说得次数多了,肯定会让人烦,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让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4、议事表决
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5、适当放权
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体悟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1、自我意识的强化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趋于完善,他们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们时常思考自身的优缺点,过于自恋,也为自己的不完美而过多得伤神。自我是孩子青春期最为明显的标志,也正是因为自我,孩子们听不进家长、老师的话,特别喜欢对着干,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
2、以“成人”标榜自己,独立性强。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别人的肯定和认可特别在意,希望用自我的独立性摆脱父母的约束和限制,去做自己从没做过的事情,从而成功进而得到肯定的赞美。当孩子叛逆时,听不进家长的劝阻,父母往往又气又急,通过暴力或冷暴力的方式进行处理,只能将孩子更为叛逆助推。
3、情感丰富,变化明显
孩子们开始多愁善感且喜怒无常,往往一句话的功夫成了另外一个人,说变就变。感情的复杂和细腻,是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即使没有什么事情,也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多变。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更多地给与宽容和包容,能够跟孩子一起面对各种情绪和问题,疏导孩子的心结,对孩子的做法进行肯定和支持。
4、进入“社会性”交往
同龄人成为孩子们最为重要的知心伙伴,更多的时候不会跟父母沟通,而是选择自己的好朋友,知心同学。这种社会性的交往,成为友谊的建立的基础,虽然可能友谊不够牢固,但这种交往的行为,成为孩子间极为看重的一点。
5、重新定义与成人世界的关系
孩子的自我情绪和认知在青春期得到质的变化。他们不再服从家长、老师的安排,希望有自己的权利和能力去做决定,更会通过顶嘴、反抗来表现自己,彰显自己的权利;同时,这个阶段开始了性意识的萌动,甚至对异性有了更多的兴趣进行了解和探讨,过于在意自己在异性心中的地位和关注度。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办
1、父母要把青春期的孩子当作大人来看,不要再把他们当孩子看,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改变管教孩子的方式,平等地对待孩子。
2、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多对孩子进行下面的暗示,不批评和打骂孩子,不拿孩子与别人相比较。
3、了解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要帮助孩子实现,孩子开始相信父母,父母的意见孩子就会接受了。
4、要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不在孩子面前说话哆嗦,多给孩子自由。
5、青春期的孩子价观正在形成,还不成熟,父母要做好引导,不让孩子被不良的风气所影响,以免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