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不要说话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孩子的性格问题。因此,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多带孩子去公共场合,提升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多教朋友,但是切忌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那么孩子不说话怎么引导他开口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
孩子不说话怎么引导他开口
第一,家长不要逼孩子开口说话。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还没有那么好,家长为了急于让孩子学会说话,有时就用“逼”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要某个东西,而家长拿着这个东西要挟孩子,孩子不说话就不给,这样就造成孩子对开口讲话有一种厌恶心理。
第二,在家的时候,家长要静下心来,多听孩子说话。
孩子刚开始说话可能速度会很慢,或是想很久才蹦出一个字,更甚至说出来了连妈咪也听不出是什么,所以耐心听完孩子说话是很重要的。
如果真的不知道孩子想说的是什么,妈妈可以从该时间内孩子所接触的事物来推测,通常可以猜得到。尽量不要完全忽略或中断孩子当下想表达的情绪,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有听众,而且会得到应有的回应,以后就会更愿意多用说话来表达自己。
第三,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给予孩子多讲话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孩子做消息的传播者。比方,接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发现家里停水了。你只好等孩子的爸爸回家之后,一起到外面去吃饭。
等孩子爸爸回家后,你可以让孩子告诉爸爸,为什么我们要出去吃饭?让孩子有一个多说话的机会,孩子在表达的时候,仔细聆听,帮着孩子说清楚。
第四,我们要把不说话的孩子当朋友。
平时面对孩子不说话的情况,父母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他说话,把孩子当朋友一样,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最喜欢的语言交流,如果家长用命令、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孩子就会反感。平时在讲故事,做游戏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所谓道理。
第五,不敷衍孩子。
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原本很高,他知道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到许多事情,总是不断地向父母提各种问题,并且渴望父母给他答案。这种时候,家长应该认真耐心地 回答孩子的问题,兴致勃勃地和他交谈。
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在表达过程中常常含糊不清,要停下来想一想,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去倾听孩子说话,不能因为嫌弃孩子说话费劲而替他表达,或是打断他的话语,甚至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父母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无形中也是对他积极说话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