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毫无缘由,或者一点点小事就对孩子大打出手。这样的教育观念,是需要杜绝的,因为在挨打后只记得身上的疼痛、以及带来的恐惧,却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好问题。而到底该不该打孩子,是需要家长们衡量的。
管教孩子到底该不该打
管教孩子时不该打,因为打孩子,或者用语言辱骂攻击孩子,对孩子大吼大叫、冷言冷语的做法是完全无效甚至是反效的。这不仅无助于孩子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还会带来诸多消极后果。
首先,逃避疼痛是人的本能,也许“揍一顿”确实能制止住孩子的某个不当行为,但孩子并不是因为认识到错误而改变。这会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孩子为了逃避责罚,会想尽办法隐瞒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孩子并不是真的改正了错误,他只是努力不再让父母知道而已。
犯错是孩子最好的成长机会,但如果父母只会打他,那就等于剥夺了孩子成长、反思的机会。但是不打孩子,不等于不管教孩子。对孩子表达尊重与和善,也不意味着要放纵他无法无天。保持冷静和体贴,也能管教好孩子。
家长怎么管教好孩子
一、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妈妈的精心教导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对待孩子,平时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或者多视频、打电话,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即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依然在关心和爱着自己。
二、家长要做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有很多书香世家就是如此,父母素质高、德行好,孩子自然而然也很有教养。相反,如果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孩子也很难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接受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对的是每个孩子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父母不应该否定孩子的缺点,要接受孩子的缺点。
这才是接受孩子整个人,并且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并且只有充分接受了孩子的缺点,才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引导他。
家长如何避免动手打孩子
一、冷处理
很多经常打孩子的父母都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冲动之下动手打孩子的。当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后,不要急于发火,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然后,用严厉的目光注视孩子几秒钟后,就去忙自己的工作。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两败俱伤的情况发生,给孩子和父母一个冷静的空间。事后,孩子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就会给父母主动的道歉,或者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二、主动跟孩子道歉
有很多父母在情急之下动手打孩子后,就以自己的气愤和孩子的哭声告终。这样,就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厌恶感,甚至,会引发孩子的报复心理以及暴力倾向。
当父母动手打孩子后,在孩子情绪稳定后,父母要主动跟孩子道歉。同时,把孩子刚才错误的做法,进行指正,对自己打孩子的行为进行道歉。这样,会让孩子知道,自己确实犯错了。并且,父母也会犯错,但是父母却会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