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家长们的教育不够到位,对孩子们某些方面没教育好,家长们就可能会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是必须要认真教育的,如果让孩子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怎么教育
首先,家长们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这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孩子们还小,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家长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定义为偷东西。
当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
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家长们要注意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有的父母经常把孩子的衣服,玩具随便送人,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对物权认识不清。建议家长在送人前,都要先问一下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就知道,赠予或索取都是需要别人的同意的,而不是任意拿走的。
同时,家长们要信任孩子们。“偷窃”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质不好或行为不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把孩子看成喜欢偷东西、行为不端或经常撒谎的人,这样孩子极有可能如其所愿,变成家长所形容的这种人。
最后,如果发现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如果孩子是从家里拿了钱,估计一下他到底拿走了多少钱,并向他说清楚这些钱必须偿还,孩子可以通过帮忙做家务来还钱。
孩子有偷东西的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成人或同伴的不良影响。孩子出现“偷东西”行为也可能是受到父母或同伴行为的影响,如果父母、其他小朋友有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被孩子看到,他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的,自己也可以跟着学。
2、孩子们的强烈占有欲。孩子年幼,他们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所有的行为处事都是以自我的需求为中心,并且家庭中一切基本都是围绕孩子旋转,孩子更加分不清楚他人的需求,就容易产生“偷东西”的行为。
3、对小孩子来说,某件事物的归属问题,还不是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问题,毕竟孩子在家里是被爱被宠着的一方。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多,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家里,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是自己的,这个心理认知让孩子不自觉地用于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