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14一15岁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叛逆行为常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再加上学习任务重、节奏快,会导致发生孩子产生叛逆期厌学的状况。此刻孩子需要家长的协助,要多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然后依据实际状况来做调整和处理。
安抚14一15岁叛逆期厌学情绪,我们应遵循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原则。
对于孩子出现厌学情况,不要忙于纠结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作为家长应是他的坚强的后盾,应是孩子情绪价值的给予者。孩子在厌学期间,内心本身就非常的复杂,若是我们也慌乱了阵脚,很容易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尽可能地抚平孩子的因厌学而出现焦躁、烦闷、不安等情绪,给予孩子一个拥抱,不急于求“答案”,让孩子知道不论是否厌学,我们会一直在他身后给予支持,告诉孩子如果不想上学可以先休息一下,视情况带孩子出去走走也好。
尝试了解厌学原因,叛逆期到来而出现的厌学情绪并不鲜见,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内心相当活泛,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上学与否也有自己的观点。
而且这个时候正是睁眼看世界的“新鲜期”,会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不满,亦会受到外界的“诱惑”被诸多比学习更有趣的事情所吸引,心若不在学习上,也就对会产生厌学的想法,再加之受周遭人际关系的影响,也会影响学习。
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14一15岁正值初二,家长必然会对孩子给予了很多期盼,孩子因有压力且得不到合理的发泄方式而出现厌学情况也很正常。
最后也可以通过与老师的谈话,以及找到合适的时机,在轻松的氛围下与孩子谈话, 了解厌学原因,针对原因有方向的解决问题。
比如压力大,家长可适当放手,给予孩子一些空间,比如多了解一些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找到解压的途径。比如人际交往出现问题,例如严峻的校园(冷)暴力,要及时处理,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换一个学习环境。
为了能够从孩子问题源头切入,下面对一些原生家庭及父母错误管教方式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性提出改善建议,列举如下:
1、妈妈是家庭主妇,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有的父母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所以选择辞职在家做家庭主妇,孩子从小到大,事无巨细都是由妈妈在操心着。面对叛逆期的问题,妈妈都会心痛说道:“我真的是为了他,放弃了很多东西,几乎我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他的身上,可我不知道他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从妈妈对孩子的埋怨我们不难发现,此时此刻所处在的情绪状态是焦虑不堪与匮乏心理的相互切换,情绪焦虑不堪的时候,看问题的视角就会相当消极,导致妈妈满眼都是孩子的消极面(比如:学习差,玩游戏,暴脾气等等),以至于发展出对孩子一百个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良性有效的沟通,简直是难如登天。
父母自己要先意识到,看孩子不满意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父母的错误思维方式(比如过于焦虑以及匮乏意识),而父母越是带着这种错误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尽管表面上是在帮助孩子,但是却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不认同以及不满意;
这又将促使孩子形成消极低落的自我评价和意象,如此下去就更加难以发展出积极正向的行为了,所以改变必须从父母开始,尝试着让自己多多关注以及挖掘孩子的积极面,学会独自安顿自己的焦虑情绪,我们才具备影响以及改变孩子的条件。
2、爸爸爱讲大道理,教养孩子粗暴,缺乏同理心
很多家庭中父亲会忙于工作,时常早出晚归,在孩子小的时候,也会经常去外地出差,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爸爸很少会主动跟儿子交流,现在孩子大了,有些不听话,但又特爱跟儿子讲道理,说不通就开始吼跟骂,一点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其实爸爸爱孩子的方式是错的,是不适合青春叛逆期阶段的孩子的,切记,影响以及改变孩子是需要智慧技巧以及心理资本的,正如小冬妈妈所讲,孩子爸爸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可见其管教孩子的心理资本是非常匮乏的,再加上孩子爸的粗暴的打骂教育,更是把孩子推向了父母的敌对面。
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当然就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与父母“对着干”这件事了,包括抗拒与父母沟通、通宵达旦玩游戏、以及以逃学威胁父母等等,而对于自身的学习、发展、健康、未来、目标与梦想,自然就无心顾及了,怎么办?
父母只有真正地认识到,影响以及改变孩子绝对不等于针对孩子,更不等于打骂孩子,真正的影响以及改变往往立足于孩子所在的原生家庭环境,立足于过往父母的不当管教。切记,孩子的一切行为只是我们父母家庭教育的晴雨表与指向灯,唯有懂得解码孩子行为的父母,才能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披荆斩棘,一路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