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很多孩子学习时很努力,下课后还在做练习题,但成绩依然没有起色,那么孩子就容易收到打击,对学习没有了信心。有的孩子想好好学,但是找不到高效的学习方法,总是学不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要找到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孩子想好好学却学不好怎么办
第一、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信。父母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只会选择一味地责骂或者是抱怨,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这些话语会伤害孩子,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孩子在学习上的优点,然后把这个优点放大,让他知道自己的学习并不差,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引导孩子安排自己学习。由于每个孩子自身的差异,在学习上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状态。所以我们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做这做那,而是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去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比如:每天回到家写作业,要让孩子去规划:是先写数学还是先写语文?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只有当他遇到问题时才会去想解决的办法。反之如果父母都以逸待劳,帮孩子把所有障碍都清除掉,那孩子的学习无疑就是父母的事情了。
第三、坚持积累。孩子想好好学却学不好,是因为成绩的提升靠的不是一次偶然“对胃口”的考试,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体验,而是靠着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总结,才能在慢慢地量变后引发质变。
学习是一个积沙成塔的过程,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对于学习往往是缺乏耐心的,所以平时坚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是提升成绩的重要方法。
第四、学会反思自己。孩子学不好,作为家长也要反思一下,不要把责任全部推倒孩子的身上,埋怨孩子学习不努力,自己是否平时关心过孩子的学习,辅导过孩子的作业,主动和班主任老师沟通过,家长多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才是应该做的事情。
孩子学不好的原因
原因1:专注力不够,容易走神。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大考验。一堂课的授课时间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其他孩子的一个小动作、窗外飞过一个小鸟都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孩子转移注意力。而当孩子再次缓过神来听课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
原因2:学习不走心。同样的老师在同样的时间教授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孩子接收到的知识程度会完全不同。深入理解的孩子会吸收的更快,而那些专注于表象的孩子很有可能只是面对着黑板和老师的背影而已,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就是左耳进右耳出。
孩子缺乏耐心怎么办
1、父母要做好典范
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向父母学习而来的,家长要耐心敦促孩子静下心学习,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孩子出现浮躁情绪,家长就要去他学会克制并且坚持做好自己的事。
2、严格要求
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孩子“约法三章”。若是孩子表现良好,适当给予他奖励;若是孩子做得不好,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并严格执行要求。
3、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投入。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些游戏拼图或使他感兴趣的玩具,让孩子能够安静坐下来体验耐心所带来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