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现在的高中基本上都是要求住校的,这是因为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住校能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有很多高中生不能适应住校的生活,进而导致不想住校想走读。这种情况很常见,作为家长要好好的给孩子开导,让孩子能够好好的住在学校安心的读书。
高中生不想住校想走读怎么办
1、不要责怪,多理解孩子
孩子不想住校,那一定是遇到了挫折,所以才不想或者不敢住校。这个时候,最能关注、最能给到孩子支持的就是家长,因此,我们要掌握方法,给到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难关。
当孩子说在学校吃不好、睡不好时,你可以这样说:
“妈妈也知道,学校的伙食和睡觉环境肯定比不上家里,但是我们都知道,哪里能有家里舒服呢?可是你依然能够坚持去学校,你说你厉害不厉害?而且你放心,等你每次放假回来,妈妈一定为你准备你爱吃的菜,也会提前把你的被子晒好,让你在家里好好休息,有力量迎接学校的生活!”
当说不知道怎么跟同学相处时,家长可以这样说:
“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那么多陌生的同学,刚开始肯定会不知所措,但你在妈妈心里一直是一个聪明有想法并非常善良的孩子,所以,你一定可以快速适应过来,找到方法,并用自己的真诚与人相处,喜欢你的同学一定会被你吸引而来,成为朋友。”
在这里,我们只是列举了孩子不愿意住校的两个问题,然后如何去跟孩子沟通。通过上面这两个例子,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明白跟孩子沟通的逻辑:
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关心他的感受,并告诉他这是正常的事情;然后给予孩子肯定,相信他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一切问题。
2、给足孩子安全感
很多家长想要孩子住校是想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立能力,但在跟孩子交流或者锻炼孩子的方式并不妥当,让孩子产生“父母怎么这么狠心?他们是不是不爱我”等想法。
那这个时候,孩子肯定极力反对住校。在孩子的内心,有一种东西叫做“内在安全感”,这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的一个界定。所谓的“内在安全感”是指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之前,心里会有一定的预判。
这种预判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波动,当孩子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自己产生分离之时,他们就会在内心建立起一道防线。
而当这个防线被无端的事情打破之后,他们就会感觉到内心防线的崩塌,从而只能够用更加极端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行为以及内心的慌乱。
比如说通过哭闹的方式,就是他们能够想到的一个办法。一旦孩子的内心,出现了“内在安全感”上的缺失,那么就会变得情绪暴躁、叛逆、自卑等。
如何给足孩子安全感呢?及时、积极回应孩子。对于孩子,父母要及时、积极地回应,无论当时你在做何种重要的事情,都要用心回应,不要试图敷衍了事,这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觉得父母不够爱他们。
比如,孩子说不想住校了,你不能要孩子等一等,即使当时在工作、在炒菜,也要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看着孩子,回答孩子的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有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呢?如果不去住校,你是怎么安排上下学的呢?”
“如果你认真思考过了,并作出了决定,爸爸/妈妈肯定会支持你的。”
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尊重自己的,是在乎自己的。等孩子确定了自己在父母心里的分量,就会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也不会抵触住校了。
3、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其实对“要不要孩子住校、和孩子住校有哪些影响”有很多议论,有的支持孩子住校,也有很多人反对。但我想说的是,孩子住不住校取决于他自己,这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一个孩子被逼得住校,那他在学校里能专心学习吗?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冲突,无法静下心来,甚至为了报复父母,在学校里故意学坏。
如果一个孩子想要住校多和同学相处,但父母觉得住校不利于孩子学习而反对,那孩子也会产生被控制的愤怒感,难以专心学习。
父母是成年人,往往以成年人的想法做出决定,而孩子的想法却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坚持。
就好比孩子喜欢音乐,想考艺术院校,但父母觉得学好文化课更重要。那你说是孩子错了还是父母错了呢?都不是,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选择不同而已。
当父母和孩子产生分歧时,可以如何解决呢?
家长要始终明白一点:考试、上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管孩子最终如何选择,家长要做的就只是给孩子讲清利弊,把握大局。
孩子是非常智慧的,是有能力的,而不是家长心里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所以,学会放手,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父母的关爱会让孩子从心底里充满力量和勇气。
从小被爱包围的孩子,做事情更大胆,他们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愿意挑战自我,他们不怕失败,不怕经历苦难和挫折。
从小被爱的孩子也更容易幸福,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也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从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爱的孩子从来不必担心自己会缺失爱,同样也不用为得不到爱而难过,这种感觉是其他事情上的成功所不能比的。
所以,有了孩子就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这样,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才能披荆斩棘,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