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我们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我们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小孩偷拿店里的东西怎么教育
1、你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并给他解释为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不是你的东西不能拿。不过注意,千万不要用严厉的词语、夸张吓唬孩子,免得叫孩子成天提心吊胆。
2、其次,家长最好帮孩子换一个角度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他想象如果是自己的东西莫名其妙不见了,他要怎么办。这样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使他理解自己的错误。
3、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商店或其他人处拿的。事情发生后,父母必须监督孩子归还物品和道歉,不过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能要求他们立刻就去道歉。
但是在道歉后孩子就可以意识到偷东西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让孩子参与善后这点很重要。一般孩子经历过一两次后,就能发现偷窃只会让朋友生气、令父母失望,甚至还要他自己付出代价,自然就不再随意偷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不要反应过度。尽管孩子发生了“偷窃”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变成了小偷。父母应该保持冷静,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是零花钱不够,还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和照顾。这样分析原因才是一个理智的家长应该做的。
5、给孩子零花钱,引导正确消费。为了防止儿童偷东西,家长一定要合理满足孩子的购物消费需要,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引导孩子有计划花钱,建立好财产意识。
小孩总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原因
1、过度保护的“温室效应”
我们常常把孩子当成小皇帝,想方设法让他们的生活无忧无虑。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玩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的“温室”虽然看似是对孩子的爱,但实际上却让他们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孩子从小就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选择,久而久之,他们对“拥有”的感知就会变得模糊。
2、选择的权利与责任
想象一下,孩子在商场里看到一款玩具,眼睛都亮了起来,心中默念:“我要这个!”可当他转身寻求你的意见时,你却已经开始掏钱包了。这样的场景无疑剥夺了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没有选择的权利,孩子也就失去了对物品的珍惜和责任感。
3、学会选择的必要性
选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无论是挑选食物、玩具,还是交朋友,孩子都需要通过选择来锻炼自己的判断力。你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一些小的选择权,比如:“今天晚餐你想吃意大利面还是披萨?”这样的选择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也能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4、让孩子学会珍惜
当孩子有了选择的机会,他们会开始理解“拥有”的意义。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购物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物品的价值,比如:“这个玩具需要用多少钱买,你觉得值吗?”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慢慢学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从而减少对他人财物的“好奇心”。
5、适度的限制与引导
当然,给孩子选择的同时,适度的限制也是必要的。比如在商场中,你可以告诉孩子:“今天我们只买一个玩具,你想要哪个?”这样的引导不仅让孩子学会选择,也能让他们明白“拥有”并不是无限制的。
6、给予爱的同时传递价值观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培养。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适时地传递一些关于分享、尊重他人财物的价值观。例如,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孩子知道白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学会珍惜和尊重他人的财物。
孩子行为管理的五种方法
1、管孩子不能靠情绪
有的家长是靠着大喊大叫、呵斥孩子的方式管,比如对孩子说“说了多少遍不要老玩游戏!”“叫你过来吃饭怎么还听不见!”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要求。如果孩子没有做到符合家长的期望,家长就会感到很生气,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但这种强制性的管教方式很难让孩子有所提高,毕竟孩子也有叛逆心理,有时就像和家长反着来。
2、管孩子要花心思,靠智慧
很多时候,孩子压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哪里做错了,就迎来家长一顿训斥,孩子也感到很迷茫啊。所以,管孩子是不能凭家长的情绪来的,家长要多花些心思,运用智慧,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怎样是正确的行为,哪些事情是不可取的。家长也要尊重孩子意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否则,会让孩子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愈发依赖父母。
3、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
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在家、在外的规矩,比如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吃冰激凌的次数等等,还有其他各项行为准则。孩子能够参与进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学会自己管自己。如果由家长单方面强制执行,那么这些规则其实会很难落实,和孩子商量着来,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才是上上策。如果在生活中又发生了新的问题,可以把孩子叫来再商讨一番。也能让孩子在一过程中学会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讨论的技巧与方法。
4、规则要具体详细
孩子的理解能力是远远赶不上大人的,很多时候,家长们觉得自己说的很明白了,比如明天下午带孩子去外婆家。但最好具体到几点几分,否则就会让孩子感到迷茫。再比如和孩子说明天多穿点衣服,孩子哪里知道要多穿几件呢。
5、定时总结反思
家长可以和孩子定个时间总结孩子最近的表现,告知孩子哪里做的好,哪里不好,最近又有了哪些进步。可以一天一总结,也可以三天一总结。让孩子知道自己最近的表现如何,哪里要改变。这样孩子不仅会越来越优秀,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爸爸妈妈所尊重、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