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吧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吧  >  问答中心  >  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

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

2025-02-05 11:41 1

已有1条回答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自己的一种想法,可能总会感觉家长是不理解他的感觉,没有人能够懂他们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这个时候他会认为自己所做的选择都是正确的,感觉别人都是在误导他,所以这个时候他特别的叛逆,这个时候他不愿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他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

由于生理的成熟,少年期的孩子容易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心理上会有成人感,会觉得自己可以与大人平等对话、要求与成人社会地位平等、渴望长辈不把他们当孩子看待,给予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是这个阶段的少年心理是半成熟状态,还达不到成熟状态,因为这两个状态会产生矛盾

这个阶段孩子会有一个叛逆期,希望拥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希望能够摆脱父母,自己做决定。但是在面对很多复杂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心理上就会有挫败感,还是希望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和保护。

少年期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闭锁性,即有了自己的心事和想法,不愿意告知成人,这个也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的。这个时期的少年会以为成人不够理解他们,会有写日记等等的习惯,在自己的小世界去倾吐内心的想法和不快,也会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

孩子叛逆的主要心理原因是什么

1、想要独立,有自己的主权。

他们身体在长大,也会去模仿大人的独立。希望自己有自己的主权。父母需要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人。也必须做到,孩子才会真正长成大人。父母不允许孩子成人,孩子就会叛逆。

2、他们自己内在有很多冲突。

他们对一些不明显的规则,会有很多冲突,想考虑这个,也想顾及那个。比如一个好朋友叫他不要跟另一个好朋友玩。在人际交往中会形成很多冲突。与同龄人的、与父母长辈老师的各种冲突。他们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大部分时候也没办法跟别人讲。所以他们烦恼多,有时脾气不好。

3、想要开始对他人有影响。

想要有话语权,有影响力。甚至有些会希望可以掌控一下他人。希望自己的话语、行为能影响到别人,让别人按他们想要的方式来对待他。父母要去控制他们时,他们自然会反击。

4、开始探索和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在形成内在自我的过程中,也会他的在社会中去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不想一直处在被动听话的位置。

如何消除孩子的叛逆心理

1、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在某件事上做对或做好了,要及时让孩子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坚持做下去。但表扬要客观可行,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切实际的夸奖。孩子做错或做坏了某件事,要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并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客观公正。

2、帮助孩子学会自立。当孩子遇到困难(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处理生活上的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摩擦等、时,家长不要包办,更不要骂他们为“笨蛋”。要认真的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解决问题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情绪不愉快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

3、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要让孩子当自己的参谋和助手,要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商量家中的事情。如到哪旅游,爷爷过生日买什么礼物,甚至家里的什么东西放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和大人一样拥有参与“家政”的权利,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为家里做一些事。

4、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到了该做的年龄,而且可以做的事,就放手让他去做,不要过分干涉或包办代替,特别是不要过于盘问孩子的电话、信件,一般也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这样,才能在家长和孩子中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5、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忌期望过高,更不能急于求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天下父母皆同此心,无可厚非。但有些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一些过严、过高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出现厌烦情绪,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6、对孩子适时正确引导。青少年都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行为横加指责,因此家长的教育方法要讲求艺术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以在新年或生日时送孩子几本积极健康、可读性强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也可给孩子讲一点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家长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和行为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如何正确沟通 孩子青春期叛逆期怎么沟通
上一篇:7,8岁男孩叛逆期的表现 下一篇:孩子叛逆的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