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是全部原因都是家里惯的,叛逆的根本是孩子和家长的矛盾没有解决,孩子青春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的理解。
叛逆期是不是惯出来的
叛逆不一定都是因为娇惯引起的。叛逆往往发生在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因为身体已经发育好了,和成年人差不多了。
他们自认为是大人了,一切该有自己做主,但是因为心智并没有达到成人标准,对外界事务,一般都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但又不愿意听父母的,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已经不需要父母管得太严了,所以,只要父母说他,哪怕是正确的,也故意不听,并按照父母说的反方向发展,这就是叛逆。
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父母。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父母说什么都是对的,都是按自己的思想认为对的就是合理的,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这样无意间克制了孩子的天性释放。
父母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一些场合不顾及孩子的尊严孩子不听话进行谩骂和体罚。
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子女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子女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孩子叛逆,家长如何对待
懂得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想法与感受。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单纯,有的时候他们叛逆表现得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家长忽视的因素,比如他破坏东西其实只是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想让爸爸妈妈多陪陪自己。只有我们理解并体会到孩子的感受,才能找出叛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家长应该带着平和的情绪面对“叛逆”。
很多家长一看孩子撒泼耍赖就受不了,急吼吼地训斥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心理产生恐惧,久而久之行事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叛逆”确实被遏制住了,但对孩子造成了心灵上的巨大。只有当家长情绪平和地看待孩子的叛逆时,孩子才会受家长良好情绪的影响,慢慢放下固执,敞开心胸。
面对“叛逆”不要过多约束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本身就是在努力探索这个世界的规则,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家长们万万不要因为孩子处在叛逆期就给他们这样那样的约束,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做,他们毫无自主权的话就会更加想要探索自我,突破家长给他们的限制,最后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