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孩子不愿去上学,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压力大、在学校被欺负、或者很难适应新环境等等。家长需要找出原因,消除造成孩子不愿上学的因素,才能解决问题。
小孩不想去上学一般是什么情况
没有远大理想,缺乏主管学习动机
纵观教育各个阶段,初中阶段厌学现象是最严重的。这是由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
初中阶段的孩子(12——15岁)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高峰的青春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强烈渴望自由,但因为心理并未跟着身体同步成长,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网络游戏、社会青年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再加上人生价值观还未形成,没有对外界环境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能力,对未来人生和前途没有深刻体会,缺乏主管上的学习动机。但又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听不进师长的意见,所以很容易厌学。
学业繁重
必须承认,现在的孩子无论小学还是中学,为了就读好的学校,学业任务都很繁重。再者,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是杰出优秀的。
有的家长利用一切假期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班、学习班。导致那些本该属于孩子的童年快乐荡然无存。这不但造成了孩子承受巨大的无形压力,而且有可能使孩子厌学。
物质生活丰富
当今的孩子都是从小在物质生活优越的环境里成长,没有危机意识。当一个人啥也不缺的时候,他干嘛还那么拼命呢?
小孩不想去上学,家长怎么引导
孩子不想上学,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家长不要太着急,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想对策。
孩子只是偶尔不想上学,家长要好好沟通,了解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学校,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并帮助孩子分析如何解决。
如果孩子一直不想上学,好办,让他去社会实践几天,让他自己去体会下生活的不易,大都数孩子都重新回到学校好好读书。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学习
一、家庭中要营造一个学习气氛。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有阅读习惯的民族。孩子从生下来后父母就会读书给孩子听。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我们父母成天抱着手机而叫孩子去好好学习的时候,孩子肯定是不服气的。他的心也跟随着你的手机飞过去了。如果你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给孩子买些书,在家陪孩子一起看书,让家庭成员一起分享书里的知识。那么你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影响到孩子。
二、努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而不是去命令孩子要好好学习。兴趣从父母对事情的态度产生而来。如果你对周围的一切都不敢兴趣,孩子也难以对事物产生兴趣。如果父母每天关心新闻的话,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新闻,让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孩子就能在新闻中用心去了解一些知识,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掌握一些语言的技巧。当我们带孩子出去旅游时,孩子就有机会了解大自然,懂得一些当地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等。还包括了地理、历史、美术和音乐等等文化内容。兴趣从生活中来,广泛的兴趣,会让孩子产生想学习了解的冲动。
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要多鼓励,少批评。成绩好象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心的一件事。然而,家长不能只关心成绩,而要关心孩子背后的努力和困难。也许孩子真的很用功了,只是这次考试比上次题目要难,所以没考好。或是有些知识点没搞清,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而不是去批评指责和唠叨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会逃避学习。当你对孩子说:“宝贝,没关系的,我们相信你努力了。也相信你下次会进步的。”然后抱抱孩子,孩子的心情一定不一样,他会暗暗努力争气的。
四、孩子学累了要允许孩子休息、放松。孩子并不是学习的机器。我们也会有累的时候。你累了会干什么呢?会不会把手机拿过来刷一刷呢?在我的孩子学累了后,我就让她去玩游戏,并对她说:“嗯,你学习确实很辛苦,去玩吧!”孩子玩得可高兴了。等她玩了一下后,我再温和的提醒她时间,提醒她还有什么学习任务?她也不会跟我对着来。因为我对孩子表现出的理解使她放下了心中那根刺。留点时间给孩子,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理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