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到有孩子有逆反心理和对着干,要知道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有时候这个孩子也是很难去控制的,不要顶嘴就要去打、骂等等,就觉得是故意的。
十二三岁的孩子叛逆期怎么管理
1、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重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重视。处于个性觉醒阶段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学校里经常调皮捣蛋、哗众取宠、搞恶作剧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缺乏关注和认可,希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存在感”。再说简单点,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有一种“让别人知道我是谁”的想法,家庭里得不到这种满足,就只能通过其他办法了。比如,通过努力,在某个游戏里比全班同学都厉害,做同学们的“大哥”。这显然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
2、信任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希望尝试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家长认为不合适的事情,这里拿玩网络游戏为例。孩子都喜欢玩乐,家长如果完全不给空间,那么孩子可能就会偷偷跑出去玩,这件事情是宜疏不宜堵。孩子想玩游戏,不妨适当让孩子玩一下,比如允许每晚玩40分钟游戏。同时,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奖惩,比如获得好的表现,当天多玩10分钟,表现不好减少5分钟。
3、多正面鼓励引导孩子。关注孩子行为、礼貌、学习、家务等多方面的表现,并在孩子去的进步时进行鼓励,表现不好时进行提醒。建议可以把一周作为一个评价周期。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并不是唯一需要关注的方面,思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努力也会高兴的,家庭氛围也会更加融洽。
4、帮助孩子正确应对“青春期的烦恼”。孩子的身体上的发育变化,心理上的情窦初开,处理得不好,会给孩子的青春期蒙上阴影,甚至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如此开放的今天,在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方面,我们不应该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学习正确的方法,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非常重要。
跟叛逆期孩子沟通,要避免以下几种沟通方式
1、简单拒绝。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看电视。妈妈说:不行!孩子会有被限制的感觉和挫折感。可以这样回答孩子:可以啊,需要看多长时间?
2、过度关心的唠叨。
比如:儿子啊,天冷了,要穿秋裤,否则容易感冒,妈妈这不是关心你吗,你看你还不耐烦,妈妈的一片好心,怎么就……超过孩子的忍受限度,就容易不耐烦。可以提醒孩子:妈妈感觉冷了,需要穿秋裤,你也要及时添加衣物啊!
3、横加干涉。
比如:儿子,你这道题不能这样做。家长不光是在否定孩子,还在干扰孩子的思路和节奏。可以试着问:儿子,你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4、拿别的孩子做比较。
比如:某某钢琴又得了几等奖。家长想激励孩子,可孩子容易有屈辱感。可以表达给孩子:妈妈希望你优秀,但更尊重你的独立性。
5、过度教育。
比如:孩子只要跟你在一起,你就会抓住一切话题教育孩子。教育暗含否定。孩子有好多老师,但只有一个妈妈!其他明显的否定,控制的方式更不要有。
孩子跟你在一起,总能感到自己很重要,很有价值,孩子自然想跟你亲近,自然不再叛逆。
十二三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十二岁孩子的心理处于一种中间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可能变得很难管,因为逐渐进入青春期,所以在这个过渡阶段当中有以下的特征:
1、有可能会表现得特别成熟或者装作特别成熟,表现的对任何事情都很了解。
2、除了学习以外开始注意到异性,而且有一定的物质需要,对于同学之间的恋爱关系有可能会特别敏感,甚至有些人开始变得爱慕虚荣等。
3、孩子特别需要自己的空间,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一定的自由权利,比如和自己的好朋友出去逛街和玩耍,或者在家的时候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安排游戏、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