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时间安排表,帮助孩子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从而增强孩子的耐心和自控力,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时间的价值和重要性。
孩子没耐心怎么培养
一、父母要做好典范。
孩子的很多表现都是向父母学习而来的,家长要耐心敦促孩子静下心学习,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只要孩子出现浮躁情绪,家长就要去他学会克制并且坚持做好自己的事。
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投入。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些游戏拼图或使他感兴趣的玩具,让孩子能够安静坐下来体验耐心所带来的成就感。
三、严格要求,贵在坚持。
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孩子“约法三章”。若是孩子表现良好,适当给与他奖励;若是孩子做得不好,家长要及时提醒孩子并严格执行要求。
四、让孩子稍稍等待。
孩子有想要的东西,家长可以稍迟些给他,让他体会着“等会”是个怎样的感受。孩子若是安静等待,家长就要适时赞扬他;孩子若是不能乖乖的,家长就要费心去锻炼下他了。
孩子做事没耐心是怎么回事
原因一:孩子总是能“有求必应”
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孩子摔倒了,父母马上跑过去,扶起来,又是揉又是拍,嘴里还哄着;孩子想要新衣服,一哭一闹,明明很贵你还是跟他买了……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他就是一家子的中心,所有人都围绕着他转。稍微长大一点,他甚至懂得利用大人的心疼,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原因二: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
有些孩子天生急性子,耐不住,必须马上解决他的问题;有些孩子好强,想做的事情没做好,就发脾气;有些孩子固执,遇事不懂得转变思维,老是碰壁然后生气、没耐心。
孩子还小,认知能力不足,面对高难度的玩具或问题时,容易受挫而失去耐心。此时,倘若父母在孩子受挫时表示失落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雪上加霜。
原因三:孩子没耐心源于父母没耐心
孩子正处模仿力较强的阶段,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直接影响到其以后对待事物的态度。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时候父母为孩子交了钱,上了培优班,结果迟迟不见效果,父母就不停地逼问:为什么上了课不见效啊?是这个班不好?还是老师不好?还是你没认真上课啊?你有没有分析原因啊?
父母没有耐心,这种情绪就容易传达给孩子。有的孩子面对短板学科,好不容易下定决定,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学,可以一次两次…几次考试都不见效,就不想在这门课上花时间了,认为花了时间也不会有效果。
孩子如果缺乏耐心会是怎样的后果
第一:不能独立完成一件事
如果孩子缺乏耐心,就会有做事三分钟热度的缺点,缺乏耐心的孩子最大的不好之处就是缺少专注力,这样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从而变得三心二意,所以这样的孩子就很难独立完成一件事。
第二:做事拖拉
缺乏耐心的孩子一般自控能力都很差,而一旦少了外界约束就会变得非常散漫,做事也会非常拖拉。孩子没有耐心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做作业的时候非常磨蹭,而且经常走神,写的字也非常潦草。
第三:很难养成一个好习惯
没有耐心的孩子也经常会出现意志薄弱的情况,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比较容易放弃,怎么样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呢?这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打好基础的,需要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话就会非常容易被内心的懒惰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