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吧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吧  >  问答中心  >  父母包揽一切对孩子的危害

父母包揽一切对孩子的危害

2352

如今很多的家长都比较的宠溺孩子,在生活的也会尽量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但是小孩子的性格和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的溺爱往往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今天,就在这里例举一些父母包揽一切对孩子的危害,希望家长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父母包揽一切对孩子的危害

危害一:如果表现出缺少自理能力的现象,别人都会的事情,自家孩子却不会,那么必然会受到同伴的取笑,很可能还会遭受到一些排挤。这也就导致孩子的社交会出现问题,同时会变得非常的自卑,在情绪上也会变得十分敏感。

危害二:孩子动手实践的机会很有限,所以动手能力比较差,一旦他离开父母的庇护,步入社会,需要独立面对生活时,生活就会一团糟。媒体上经常报道的“啃老族”,就是父母过度包办孩子的一切产生的恶果。

危害三:父母经常帮助孩子做事情,让他们可以不对任何事情负责。本应该孩子履行的责任却被家长抢先做了,使之对所有事情都可以没有责任感。久而久之,孩子对任何事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做事有头无尾半途而废。

危害四:只要是给孩子报的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活动,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如果家长一再地打断孩子的操作过程,唠唠叨叨地说这里不行那里不行。这些行为和语言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

点击阅读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有时候父母的行为,会很大一部分的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经常对孩子吼骂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改掉这种不良的习惯,避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帮助引导孩子,培养孩子良好品质,为孩子接下的健康成长道路做好铺垫。

父母经常对孩子吼骂会有什么危害

首先,经常对孩子吼骂,会让孩子变的胆小懦弱。由于孩子总是被吼叫,因此孩子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真正错在哪里,从内心深处对于自己做的任何事都感到恐惧,总担心会被大人批评吼叫,以至于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缺乏信心。这样的孩子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容易被人欺负,由于胆小,甚至还会隐忍下来,很是危险。

另外,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经常对孩子吼骂,孩子自然在行为上会有所收敛,但是这种束缚,家长并没有给孩子明确的答案,也没有指出孩子为什么会被吼叫,往往还会带有家长的情绪,孩子慢慢的就会认为家长是将不好的情绪,宣泄到自己身上。

这种情绪会让孩子觉得不服、愤怒,继而有了反抗能力之后就开始变得叛逆。而且这种吼叫的毛病也会传到孩子身上,这些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情绪暴躁、乱吼乱叫的样子和自己的父母是一模一样,让别人也会感到心理不舒服。

总之,经常对孩子吼骂会伤害孩子有效的心灵,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所以,当孩子惹家长生气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脾气,不要大声吼孩子,转变方式,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点击阅读全文

手机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络需要靠手机,网络的新闻趣事,更是博取了我们的眼球,于是时间、精力都贡献给了手机。作为父母,在下班后,本来可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却用在了手机上,孩子的心声,无人倾听,和留守儿童没什么两样。

父母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1、缺乏陪伴的孩子

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放学回来,想要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而父母却是无心听孩子的故事,时间久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缺少父母的陪伴,有些事情,孩子想不明白,会容易走弯路。

缺爱的孩子内心对爱极度渴望,总想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最后却又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度过,他们会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小心翼翼。

点击阅读全文

如今很多的家庭现状都是,一家父母长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把孩子的事情视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其实,父母长辈疼爱孩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满足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严重的溺爱行为,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危害。

父母对孩子溺爱的危害

1、自我中心化倾向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对他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受,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

2、失去独立自主能力

如果父母长辈对于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保护,总是怕孩子受伤、受欺负长期搂抱式保护,剥夺他们所有能够独立自主的机会,长期下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经常遭到家长用语言暴力的孩子,长久以来会给孩子造成“我不够好”“我无能”“我不如别人”等等的自卑心理阴影。在这种心理阴影下,孩子心理会种下愤怒、仇视的种子。

父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1、孩子长大后很难和自己的父母亲近。心理学上认为,语言暴力会在人的肌肉中进行长期记忆。被父母实施过语言暴力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父母亲近,更不愿意和父母牵手、拥抱父母等,因为当他和父母亲近时,肌肉中留存的记忆会有提醒,甚至会产生轻微的刺痛感,从而拒绝这种皮肤接触的亲密行为。

2、孩子自卑心理严重,要么争强好胜,要么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会把这种我不够的声音内化,从而把父母的批判的声音当成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觉得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父母爱,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孩子要么努力反抗,凡事争强好胜,证明自己;要么就承认自己的懦弱,认可和肯定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3、孩子脾气大,出现社交障碍。父母对孩子实施语言暴力,孩子也学会了使用语言暴力,当他与别人沟通交流时,语言暴力是他学会的唯一的一种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方式。有时他明知语言暴力的危害,但是他没有学会其他的沟通方式,只能使用语言暴力沟通,致使周围的朋友都远离他。孩子有了不良行为,问题不在孩子身上,其实在父母身上。如果想要好好养育孩子,育儿先育己,父母要先学习成长,孩子才能有样学样,遇见更好的自己!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点击阅读全文

孩子会感到父母之间的争吵是危险的,从而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这种不安全感可能导致孩子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不信任和回避行为。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在外面寻找温暖。时常吵架打架的夫妻,呈现在孩子面前的就是一副不和睦的状态。不是你在说我的不是,就是我在说你的不是,要么就是拳脚相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他感觉不到家庭的温馨,因此他就想在外面去寻找,温馨,寻找爱。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他可能和社会上稍微对他好一点的所谓的二混混一起学坏,也有可能产生早恋的现象。

第二,与父母关系疏远。经常吵架打架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肯定不好。孩子也会比较,她会觉得别人的爸爸妈妈都那样的和睦可亲,而自己的爸爸妈妈却是如此的没有素质。他觉得自己有这样的爸爸妈妈佷丢脸,渐渐的就会与自己的父母疏远。这让我们做父母的感觉多么可悲啊。

第三,孩子容易变得内向胆怯。由于夫妻时常打架吵架,小小的孩子总怕自己哪一点不对,引发父母之间的战争。所以他变得胆战心惊,生怕自己做错一件事,说错一句话。因此变得一点不阳光,不自信。

第四,对孩子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也会产生影响。人们常说,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今天父母婚姻当中的相处方式,也就会成为以后孩子夫妻之间的相处方式。今天作为父母的,用吵架打架的方式与自己的配偶相处,明天你的孩子也就会用相同的方式与他的配偶相处。我想这是每个父母不希望看到的一面。

点击阅读全文

如果父母经常在家吵吵闹闹,一忘了温和沟通,总是控制不住情绪,相互之间指责,甚至打骂人身攻击等,大人虽过了嘴瘾,却不知道言语暴力伤了孩子们的心。父母的每一次吵架的气话会在孩子们心中久久不能平复,甚至是胆战心惊。儿女们会慢慢变得敏感,自卑,不信任他人,甚至孤僻。

父母感情不和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一个孩子的心目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天和地是和谐的孩子才会有安全感,父母感情不和就会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长大以后性格就比较敏感、害怕和紧张。如果是男孩子,还会产生无力感,长大会缺少责任感。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对孩子的影响是消极的,当孩子长期受到的是消极情绪的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也将会是消极的。

其次,父母感情不和会阻碍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父母感情不和。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对人没有什么没有信任,那他在进入他的不同人生阶段的时候对待女朋友以及同伴就会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感,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经常的怀疑或者是质疑他人,就会严重的影响他的社会交往关系,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最后,父母感情不和会影响孩子将来对配偶的选择。在孩子选择配偶时会没有信任感,就会经常出现选择困难。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一定要在亲子关系发展最关键的过程给予孩子足够的父母的情感,保持好与配偶之间的和谐,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快乐积极的氛围。

那么父母应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灵呢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小孩的叛逆期是什么时候 下一篇:初中女孩追星该怎样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