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
孩子的世界和想法和大人的总是有所差别,沟通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很多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完全听自己的话就是乖孩子、能沟通,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是坏孩子、难沟通。学会与孩子沟通,是促进亲子关系的关键,那么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1、态度上尊重孩子、平等对待
例如:在肢体语言上,尽量保持与孩子相等的高度,和孩子平等对话。在交流过程中,请尊重他的发言,不要因为他是孩子就随意打断他。认真的倾听、详细的发问、温暖的感受孩子。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做绝对的主导者。
2、培养对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在沟通中就是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要知道,在孩子的世界,有些问题可不是小问题。比如他和小伙伴吵架了,在成年人看来是一件小事儿,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困扰,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努力站在孩子的年龄和角度,尝试去理解他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然后帮助他一起探索解决问题。
3、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包括负面情绪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跟孩子沟通对家长来说是一件难题,你说你的孩子还是在那无动于衷,面对孩子不想听,家长也很无奈,那么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少唠叨,多聆听
聆听是一门艺术,认真的聆听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费斯诺定理指出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很多家长抱怨,跟孩子沟通就像一场独角戏,自己在卖力的演出,却毫无回应。
这种单方面讲道理的交流根本称不上是沟通,因为一直都是你在说,你说的这些话,孩子很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要多做聆听者,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更应该用心的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2、不吼不叫,心平气和的沟通
跟孩子最好的沟通就是融入他和他的朋友圈,明白他想要的一切,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一起成长,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代沟,并且感情也非常深厚。
家长与孩子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也不要表现得心不在焉的。想让孩子耐心听你说话,就要尊重并照顾好孩子的感受。
对父母来说一些不要紧的事,对孩子而言却很重要的,不要拒绝他们。主动倾听孩子说话,接触多了孩子自然会找你聊天的。
2、互相说出各自的想法
高中时期的孩子,年龄已达16-18岁,这个时期,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人生观,价值观,已有树立。因此,家长和孩子之间必定有代沟,所以,先要做朋友,再去做有效沟通。
父母如何与高中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弄清楚沟通什么。
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首先要明确与孩子沟通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是学习方面的沟通交流,就要提前了解一下孩子学习的现状,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有哪些办法,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哪几个;如果是生活方面的问题,父母也要了解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应该怎么面对,别人遇到此类问题会怎样做等。
2、把握好时机和态度。
如果遇到一些比较敏感难以处理的问题需要与孩子沟通,就要想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沟通,自己要用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语言与孩子沟通。造择合适的时机、恰当的态度,沟通起来可能就少了些障碍。
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其实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往往因为家长之前用了不当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关闭了跟父母沟通的渠道,所以父母亲应先从自己身上做些调整,让这个亲子沟通渠道的大门再度敞开。那么,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如何才能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1、理解并尊重孩子
作为家长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尊重孩子,要能够理解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言行,不应以一个成人的标准来约束要求。只有理解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有什么困惑、心事才愿意跟家长说,家长也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而孩子也才能够乐于接受来自父母的帮助。
2、耐心倾听
当家长耐心地倾听,才能完整地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有可能与孩子之间有良好畅通的沟通交流,才能有机会去引导帮助孩子。所以,能够耐心地倾听是家长做好与孩子沟通的基础。
和孩子沟通,本应不是什么事儿,我们不是每天都在和孩子沟通?尤其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的功课越来越重。孩子总忙于功课,和家长单独相处的时间渐少,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就自然渐少,更严重的是,大人和孩子相处,大人总说功课,话题单调,令人不胜烦,有时,孩子都懒得搭理呢!孩子长大了,有什么心事总藏在心底,不喜欢透露心声。这时候,就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让沟通更有效,那么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呢?
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一、尊重。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种父母往往没有将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将其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但是孩子都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所以,父母必须强化尊重的意识,尊重孩子,才能够交流。
二、倾听。
在交流中,很多父母会习惯性的打断孩子的话,然后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到最后孩子会说的越来越少,对你的见解也习惯性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请不要打断孩子,认真听他们要表达的心声。
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经常要和老师打交道,不要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情。至少,你要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时情况,协助老师教育好孩子。但是怎么和孩子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很多父母是不知道的。
怎么和孩子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1、跟老师说话要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有时候开完家长会,不少家长都想好不容易见到老师了,想跟老师聊聊孩子。可有的家长总是缠着老师滔滔不绝说个没完,还说不到重点。一次,就有一个家长跟老师说了半天,老师问:“您想要我做什么呢?”既耽误了老师和大家的时间,到最后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说实在话,每个班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所有问题,家长跟老师交流,一方面是引起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要把问题聚焦在学习上,这样才会有效果。
2、不见得每个老师都去找,女儿高中三年,我从内心感谢每一个老师,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找过。我觉得孩子哪门功课存在问题,才去找该科老师交流一下,跟老师商量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而那些孩子已经学得很好的科目,就没有必要再去给老师添麻烦了。我就从来没有单独找女儿的地理老师和历史老师聊过,因为女儿的地理和历史学得都很好,而且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我相信她只要跟着老师走,认真学,一定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再问过老师她这两科的问题。
3、去找老师前,先想好要说的话。我每次跟老师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里备备课,想好了自己要说的话。老师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总是在跟老师打电话前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顺一遍,甚至在一个纸条上写好要问的问题,既不浪费时间又不会漏掉关键东西。
4、跟老师沟通切忌指导老师的教学,有的家长很有想法,跟老师聊天的时候,总是给老师的教学提许多具体的建议,要求老师怎么上课,这无疑是在干涉老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有教学大纲,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家长对老师在教学上提建议,有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家长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实际上大多数老师是抵触的,觉得家长的手伸得太长。自然大多数老师是好的,不会因此而对孩子有不好的印象,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师素质较差,会把对家长的坏印象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