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4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得到最多的就是孩子的不理解。有时候,到了孩子的叛逆期,也是会出现孩子骂自己的父母的情况。而这样事情的发生,最大的原因也就是家长的言行,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那我们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然后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骂自己的父母
1、父母不停的对孩子忍让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一切需求都会想办法满足,对于孩子总是一味的忍让,但是这样一来会让孩子变的非常骄横。而且变得非常自私,甚至认为父母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长期下去,父母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说话也没有什么分量了。
2、父母的语言行为不当,孩子耳濡目染
孩子从出生,他的语言习惯都是由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决定的。如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语言得当,孩子语言粗暴的几率就小。
想要知道孩子厌烦父母的原因,父母不如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偏颇。比如,对孩子控制太多,导致他们的自主权被剥夺;或者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等等,由此进行切入,即可了解具体原因,从而做深入的引导。
孩子为什么烦自己的父母
1、孩子的自主权被剥夺
青春期亲子之间发生的种种冲突、矛盾,源于他们的权力之争,即“谁说了算”“听谁的”。父母觉得自己做出的种种决定和自己的人生经验足以让孩子少走弯路、为其遮风挡雨;而青春期孩子往往要争取自己的被尊重权、决定权和自主权,这是其成长的必然。当父母命令或者强迫孩子做事情,很容易导致权力之争,如果父母不做调整,很可能引起他们内心的愤恨,导致冲突升级。
2、过于要面子,忽视子女的感受和为难
对于父母那一辈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文化,但骨子里大多很要强。这本来没啥,但就是有些父母将这种要强变成了死要面子活受罪。比如,明明自己没有能力和本事,却为了显得不落后于别人,而不顾子女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厌烦父母了。
每一个新生命呱呱落地,当我们面对皱巴巴皮肤孩子的时候,相信绝大多数父母的内心,对孩子、对未来都充满信心,新生命的待遇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不知为何随着孩子变大成长,父母之爱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很多孩子一度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为什么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为什么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1、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发生了改变
幼龄阶段也就是0-3岁的孩子,对父母来说最大的期盼就是孩子健康成长,自古以来男耕女织是属于一个自然过程,但现最不缺的就是不劳而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太多家长把学习看得过于重要,对孩子的态度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天下父母心,爸妈之爱从未改变,为何很多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什么事情都不用管,每天吃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喝水上学都有人提醒。当"学习好"成为唯一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又怎会学好习、做好事呢?这个时候家长也不会甩好脸色,毕竟为孩子扫平一切,只需要学好习这一件事情不能办好,这该是有多失望呀?也正应了那句"期盼有多重、失望就有多大。"
在很多家庭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很高,而且很吝啬自己的赞美和鼓励,孩子表现得不好就责骂,表现得好又埋怨他们没有做到最好。其实,家长平时生活中的这些行为,都是父母在贬低自己的孩子的一种表现,这种语言上的伤害,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父母贬低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影响
1、孩子会没有自信心
如果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语言上的班贬低,那么孩子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可能会看父母的眼色做事,这就会造成孩子在以后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个,同时也没有自信心,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不对。
2、孩子会变得孤僻
在每次父母贬低自己的孩子时,他们会在性格上慢慢变的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在学校时,孩子们都是集体生活,如果孩子变得不爱说话,就会没有同伴和他一起交流玩耍,他就会感到越来越孤独,以后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
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很少和父母交流了。慢慢的,爸爸妈妈越来越难以理解自己的孩子了。不少父母都对此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从小养到大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那么爸妈为什么不理解孩子呢?
爸妈为什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
1、家长不曾认真倾听过孩子
父母觉得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又有多少时间真正关心过孩子。当孩子说“妈妈,我这次考了95分!”家长总是说“为什么没考到100分!”多少次孩子失望的离开,被父母否定慢慢地孩子不再信任父母,不再奢求从父母那里得到鼓励和安慰,就不会再与父母倾诉了。
父母因为长久不关注孩子的感受,更不愿倾听孩子,父母怎么会理解孩子呢?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与孩子形成沟通的习惯,了解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诸,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
2、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从不尊重过孩子
父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父母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以自己过来人的身份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从来不听取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是叛逆。
为什么孩子大了就不想和父母交流了
独立性增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再依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寻求自我认同:青少年期是个人认同的重要阶段,孩子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试图与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寻求自己的独特性。
沟通障碍: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可能面临更多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问题,导致他们情绪上的波动和沟通障碍。他们可能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的困扰,因此不愿意与父母分享。
私密性需求:孩子长大后,他们可能希望保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意将所有事情都告诉父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与同龄人或朋友分享问题和困扰。
因为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空间,自己的圈子,很多事情都怕跟父母说,我们做父母的还是从小就要,多跟孩子交流,也不要总是凶巴巴的对他,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为什么孩子长大了对父母就不亲了
1、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打击过多。有些父母内心多多少少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是往往因为不得方法,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了孩子过多的言语和身体的打击,给孩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阴影。而孩子每一次想要跟父母说句心里话时,再次受到父母的打击,自然也就放弃了跟父母的沟通。
2、对孩子要求太高。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如何有出息,埋怨自己的孩子没有成就大事业,殊不知,“人比人,气死人,”孩子没有拿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相比,父母也不要盲目攀比,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互相关心照顾才是家庭成员所需要做的重点,没有什么比亲情和快乐更重要,不是为别人而活,而是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3、控制欲强。父母特别强势,控制欲强,不懂得如何交流,孩子只要不听话,就认为孩子不孝顺自己,进行道德绑架,养了一个白眼狼。父母是真的爱孩子,可这种爱让孩子透不过气来,无法理解父母的真爱,或许父母的建议是对的,但是因为方式方法不对,孩子会逆反,走了弯路,更会埋怨父母。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