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吧

当前位置:

家庭教育吧  >  问答中心  >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背后的心理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背后的心理

5525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会不断犯错的,家长对孩子批评教育是在尽自己做父母的责任。但是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或者其他人批评后表现得非常激动,有的孩子会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和父母激烈争吵,都不能接受批评。家长应该了解孩子不能接受批评背后的心理,针对性解决问题。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背后的心理

1、孩子的自尊心在作祟

对于孩子来说,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极强,当父母总是对自己唠叨时,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因受不了打击而与父母顶撞,有的时候甚至会离家出走,这都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注意,对孩子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如果牵扯到自尊心、自信心这方面,把握不好自己的语言,很有可能会使孩子恼羞成怒,进而将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

2、父母的要求过高

在外人眼中,孩子的表现一直很好,唯独在自己父母眼中,他们就是一无是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所以他们在批评的时候,就是再对孩子施加压力,真的很难让孩子接受。还有些父母纯属鸡蛋里挑骨头,孩子没有错亦或者犯错的次数并不多,可是父母却总是对自己耳提面命,甚至对自己进行人格侮辱,这就不能乖孩子不能接受批评了。

点击阅读全文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不能接受批评的情况都是非常担心的。其实所有人都一样不喜欢别人的批评,只不过我们成年人喜欢把这样的表现藏起来,孩子就比较直接的表达了。但是可以不喜欢不能接受就是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了。那么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教育呢?

孩子不能接受批评怎么教育

1、面对不能接受批评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建设性说法取代长篇大论。

孩子犯错时,很多家长喜欢把道理解释得很清楚,听起来就很唠叨,例如:“你怎么又挥到人了,你看你总是那么不小心,我不是告诉过你……”,没有人有办法在情绪当下消化那么多的言语,这只会让孩子对于评论这件事反感,而且千万别把旧帐再拿出来说。

2、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以及正确做法。

生活中一些家长,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会大声地责备“你怎么又犯这样的错误”?结果孩子可能会带着委屈去改正这项错误,也可能会故意不去改正甚至会出现孩子不能接受批评的状况。

点击阅读全文

这和家庭教育很有关系,在十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态度反馈,家庭的氛围等等都会促成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撒谎是在自我保护,想自我强大的心态,家长要引起重视,审视自身,改变自己。

10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1、认为撒谎才能达到目的

爱说谎的孩子虽然不讨人喜欢,但是却总能骗到糖吃,孩子从这件事情上得到过好处。他们知道直接说出理由,父母肯定不会同意,比如说:不想上学,想吃两个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过耍点小聪明来达到目的了。

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其实应该要耐心地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要马上责骂,引导他们说出真相。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比较好对症下药,让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不用采取说谎的方式。

2、为了掩盖羞耻心

点击阅读全文

一般孩子撒谎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为了避免惩罚或责备,第二种是因为想获得别人的注意或赞扬。通过撒谎,孩子可以获得某种利益或者避免某种不利的结果。

8岁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1、犯错后害怕被训斥或惩罚。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撒谎的原因时说过:“撒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哲学家罗素也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确实如此,当孩子犯了错,有过几次被训斥、被惩罚的经验,再犯错误后,人的本能保护主义,就容易促使他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2、受大人言行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如果家长有撒谎的行为,孩子也会效仿。所以,当孩子说谎,父母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告诉孩子要说“实话”,然而,当领着孩子坐火车时,却要求孩子故意曲腿来逃避买票。这本身就是在教孩子撒谎。

3、为了取悦父母。中国的父母往往都有一种“生存恐惧症”,折射到孩子身上,就是高期望、高要求、高目标,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家长就会很高兴,甚至到处炫耀,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嫌弃孩子,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就摸清了父母的心思,为了取悦父母学会了说谎。孩子涂改分数就是最好的一个事例。

4、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有些孩子因为各方面表现平平,很少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在同学中也不引人注目,他们内心特别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艳羡的目光,于是,就学会了说谎。比如8岁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孩子,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谎称假期父母带他去国外看了大海,还坐了飞机和大轮船,同学们都围着他好奇地问这问那,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他得到了一种重视和存在感。

点击阅读全文

孩子撒谎,一方面是孩子怕被家长责罚,心里面有些害怕,想逃避惩罚。一方面可能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让父母参与进来,有独立性的思想存在,还有就是惯性心理,之前有多次这样的行为,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

1、缺乏自信和自尊心,需要通过撒谎来掩盖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2、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只能通过撒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为了逃避责任和惩罚,会编造各种故事来逃避惩罚和责任,从而产生了撒谎的习惯。

4、有时候孩子可能为了适应环境而撒谎,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产生了某些不好的影响。

点击阅读全文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都会反映,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有时甚至到了不上课的程度,父母对孩子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谈也谈了,可还是没什么效果。

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贪玩,才会玩游戏上瘾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

一般情况下,孩子玩游戏上瘾有三个因素:

游戏自身的因素:很多游戏,自身的趣味性很足、互动性和竞争性很强,还有便利性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孩子接触之后对游戏的黏着度很高,每天都想着玩游戏。

个体因素:既孩子自身的内在动机和需求。其实游戏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必要的需求,而让他们沉迷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孩子自身内在动机和需求,比如在游戏里可以寻求自信心满足、寻求陪伴等等。

假设孩子成绩不好,不被老师同学家长认可,但游戏里孩子一级一级地升级,变得越来越厉害,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自信心就会被找回。再比如,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想要在游戏里寻求安慰,而游戏的虚拟好友,刚好能满足这个需求。

点击阅读全文

不少孩子在成长的时候,也就会出现较多的错误的,而他们往往也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好好谈一谈,然后逐渐引导孩子一起思考,让孩子得知纠正错误也是需要的,这也是他成长中所必经的过程。

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怎么办

1、批评孩子时要讲原则

批评孩子,父母不能劈头盖脸就批评一通。毫无原则地随意批评孩子或唠唠叨叨,或不分场合,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极易伤害孩子,也就会导致孩子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

所以说,父母批评孩子,评价也要客观,对缺点和错误,既不能夸大,也不缩小。不但要明确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还要帮助找出改进方法,使孩子在父母指导下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时也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会帮助父母成为孩子成长的拐杖。

2、提升孩子的接受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父母溺爱孩子的原因 下一篇:男孩子的教育与父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