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6
自律的孩子生活和学习都有适合他们自己的规律,包括之后的学习计划安排,作息时间等,自律性高的孩子能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律性差的孩子与之相反,那么,自律性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
自律性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自律需要设定目标及时鼓励
在自律的培养上需要注重孩子的成就感,只有当孩子从某些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时,他会愿意持续去做。
比 如每学期初,我们可以先和孩子设定一个期末成绩目标,当孩子完成目标后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的成就感可以给到孩子正向影响,强化刺激,最后让孩子养成主动自觉的去做这件事的自发性。
自律能够帮助孩子更高效的解决问题,能够让孩子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但是如果当孩子进入高中之后,依旧缺少自律性,是很难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的,那么对于高中自律性差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高中自律性差的孩子该怎么办
1、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无论是需要书写的作业还是预习、复习任务,都要认认真真的完成。有些同学认为预习和复习任务老师不检查就不认真做甚至不做,这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典型表现。完成包括复习和预习任务在内的课后作业,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不管老师是否检查都应该认真完成。
2、提高意志力
很多人之所以不自律,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外界的一切诱惑,没有基本的抵抗能力,那么家长可以提高孩子的意志力。在遇见诱惑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我们只有排除诱惑,才能够成功。家长也可以培养孩子延迟满足感,在孩子完成某一项任务之后,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都会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改正。当然了,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家长首先应该有充分的耐心,然后悉心引导孩子。
孩子拖拉磨蹭不自律该怎么教育
1、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如果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起事情来就会拖拉磨蹭。很多孩子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很难产生紧迫感,所以做事情时总是慢慢悠悠。家长要通过时间的制定,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对应的任务,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帮助孩子养成制定计划的好习惯
单纯的只是规定时间去做事情,对于已经有了拖延习惯的孩子,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要引导孩子做事情时,要学会制定计划,养成有计划做事情的习惯。这种习惯可以首先从学习中养成。比如在每天的学习中,从早晨上课到晚上睡觉着,都要有一个每日计划,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会有一种紧迫感。
一般来说,爱开小差的孩子注意力都不集中,这对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会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孩子的社交,所以,面对爱开小差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那么爱开小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
爱开小差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如果孩子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但不要直接奖励,比如按时完成一次奖励一个小贴纸,集满15个贴纸,可以换看电视半小时或孩子想要满足的其他愿望一次。
2、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随便打扰孩子
处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当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家长不宜随便打扰,甚至在发现了某个错误时,也不要马上指出,父母可以在孩子学习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要求。
对孩子的感恩教育,要从孩子对善恶美丑的认知以及其情感维度方面着手,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慢慢培养,另外,如果家长懂得感恩,那么孩子也会习得性的学习和效仿的。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学会换位思考。要想让孩子心存感恩就得先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而并非以自我为中心,这样才能够慢慢地学会理解他人,从而学会换位思考。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就需要对孩子加强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充分但又无私的爱,感恩他的到来。这样孩子才会慢慢被感染,从而最终学会爱父母,感恩父母。
2、学会去爱。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会感激父母,对世界充满感激之心的。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学会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去关爱他人,就需要先对孩子充满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无私的、满满的爱。
3、营造有爱家庭环境。要想让孩子懂得爱,学会表达爱,父母也应该多为孩子营造有爱的家庭环境,制造更多表达情感的机会,而非过分在意孩子行为或者成绩的好坏。
4、创造仪式感。让感恩这件事情变得更具仪式感,比如每天在睡觉前,让孩子回忆一下,今天最感谢的是哪一件事情,可能是一顿可口的饭菜,也可能是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值得感恩的事情。
不要临时抱佛脚,平时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所谓叛逆期,不过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有了自主意识,能够自己思考,所以家长不再能够一言堂,喋喋不休只会适得其反,尝试与孩子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想法。
十一二岁的女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教育
1、不要轻易责备孩子,其实无论孩子还是大人,肯定都不喜欢被责备,不讲方式不分场合的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殊不知在无形中可能会对孩子的自尊心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批评孩子之前一定要弄清缘由,注意场合、方式和语气。
2、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是有很强的自尊心的,不要不把孩子的感受放在心上。做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喜欢顶嘴的话,说明他还是很有见识、内涵的,如果引导方法得当,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过度的保护或约束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能力的养成。温室的花朵是长不大的,所以要让孩子自己在风雨中成长。
4、与孩子共同约定奖惩规则,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共同约定的规则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同时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不要说孩子做到了一件事情,父母本来答应的最后家长都做不到,那日后如果惩罚孩子的话孩子心理上肯定也是不平衡的。
手机作为现在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产品,家长平时在家里如果没特殊情况还是不要抱这手机看,孩子好奇心很严重,他也知道手机里面可看的东西很多,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尽量在家里不去看手机,孩子也自然而然不看了,告诉孩子经常看手机视力有影响,当然能听话的孩子不去看手机还是少数,这个还需要家长配合好。
孩子离不开手机父母该怎么教育
首先,我们自己要放下手机,多给孩子一些陪伴,陪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戏,和孩子进行一些小比赛,并给予孩子一些小奖品(不一定花钱去买),孩子都会很开心,而且更愿意去参与!
其次,培养孩子的契约精神,比如孩子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背下一篇课文可以玩多长时间的手机,一旦孩子答应了就要严格按照约定来执行,从而锻炼孩子遵守约定的习惯!
第三,家长要对孩子玩手机时的内容进行引导,孩子玩手机无外乎就是看动画片,玩游戏之类的,家长引导好了,能让孩子在玩手机的同事掌握更多的知识也不是一件坏事。
其实归根结底,孩子能否放下手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家长,要改变孩子就要先从家长自身开始改变,还是那句话,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