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7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但是有的孩子力不从心,总会有成绩差的时候。有些家长为此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殊不知这对孩子影响很大。那么家长以暴力教育孩子的后果是什么呢?
家长以暴力教育孩子的后果
1、更加孤僻自卑
家本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但是如果这个港湾很是阴暗呢?有些小孩子的性格可能没那么活泼开朗,他们有些内向,甚至有些自卑,如果在这种程度上还有家长以暴力教育孩子,相信我,这样的小孩子一定会更加自卑的,默默地忍受着父母的暴力行为,对于他们的性格生长发育是很不友好的。
2、减少孩子的内心安全感
父母长期用暴力教育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会减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增加亲子之间的隔阂。孩子可能会因为长期压抑,不良情绪无法发泄而出现糟糕的情况,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选择。即使孩子坚强地度过了这一段难熬的时光,孩子的未来,还是会充满父母暴力教育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童年、青少年的记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并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问题,导致孩子哪怕长大成人,也会深受其害。如果孩子从小就遭受到了粗暴教育,那对孩子的一生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很多家长经常打骂孩子,觉得这是一种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教育专家指出,粗暴教育是种极为不科学的方式,甚至可能会毁了孩子一辈子。那今天我们来说说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不利后果。
家长粗暴教育孩子的不利后果
感觉自己不是好孩子
孩子如果一犯错就挨打的话,他会慢慢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个坏孩子,只能靠打骂才能改正。这样的孩子以后会缺少正常的自我认识,他们缺乏信心,极度自卑,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不利于孩子心理正常发育
当孩子犯错误时,爸爸妈妈就用打骂来解决,这会使父母形成习惯,并乐于去用简单的暴力行为来解决。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同的教养风格,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会导致孩子长大之后不同的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忽视型父母对孩子几乎没有兴趣,表现出漠不关心和拒绝的行为。
他们和孩子交往过程中,剥离出自己的情绪,认为自己的职责只不过是给孩子饭吃、给孩子衣服穿、给孩子提供住处,而丝毫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那家长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后果有哪些呢?
小时候被父母忽略不重视的孩子,就像在阳光阴暗的地方自生自灭的植物,虽然身躯可以与人无异,但是内心非常的自卑和不自信。
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容易放弃自己的权利而成就别人的“自私”。一味地、没有原则的让步。好像自己没有任何权利、不应该去争取任何权利。
甚至很多时候会用这种放弃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好感”。其实,早年被父母忽视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总是一副随时妥协随时逃走的姿势。性格中很多自我冲撞的部分。被父母忽略的孩子,长大以后很轻易就被他人的“重视”所感动;也更愿意在人群中寻求别人的认同。
父亲经常骂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胆小,不自信,自卑等等性格。也可能因此孩子会在心里开始疏远自己的父亲,什么心事都不愿意和父亲分享,独自承受或更加依赖母亲。
家长骂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1、身体受影响
从孩子的面相就能看出来孩子在家里是不是被经常吼骂,看看准不准。那些性格开朗的孩子往往眼里闪着光,透着一股灵性,家庭气氛往往是比较宽松自由。
如果经常被吼骂,孩子一副“苦瓜脸”,精神不振,往往个子也偏矮。孩子长期精神紧张焦虑,身体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病,产生应激反应。
2、会变笨
家长长期辱骂孩子,孩子的智力会受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很多父母希望打孩子能让孩子变优秀,错!孩子只会变得胆小,自卑,离优秀越来越远。
家长长期辱骂孩子的后果
1、变笨
在2009年,哈佛团队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曾经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伤害的成年人,大脑会发生改变,增加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语言暴力越是多,这个区域也就会越大,而它恰恰就与语言、智力有关。
在2018年,这个研究团队又发现,长期遭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其海马体、胼胝体的体积还会逐渐萎缩、减少,这会造成儿童记忆力下降、大脑开发不全,继而影响到智商;
2、性格
给孩子找点其它事情做,其它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给孩子报名各种体能训练班,足球,篮球,游泳等等,让孩子别闲着,他们就能从沉迷手机到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孩子总是玩手机家长怎么教育
另外,家长不经常在家,安装监控程序,当然最重要的事就是家长调整自己的工作,在孩子初三这一年,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孩子的身上去。
这年头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手机,但是玩什么,也更有差别。很多孩子也玩手机,但他们在玩各种有趣的学习程序,而那个孩子可能只是在玩游戏,这就是根本的差别。
如果可能给孩子找一些有趣的学习程序,网络上有很多教学类的视频,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都有,孩子如果玩手机看这些视频和学习型游戏,家长应该就不苦恼了!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系统性的问题,和孩子看手机有关,但更多的和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学校的学习效率成正比例关系。所以要想孩子提升成绩,不能把注意点聚焦在孩子看手机这件事情上,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眼看手机也玩游戏,要聚焦到如何帮孩子改变学习态度,提升学习主动性上。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大致随着各个学段的分布来体现,不同的阶段就应当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从命令式到商量式,再到尊重式,家长的角色也应当要不断变化。
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第一、要在家庭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也很讲究孝道文化。无论是与父辈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要做到友好相处、不争不吵,凡事都要做到有商有量,尊老爱幼。小孩在这样的孝道文化环境环境氛围中也会耳濡目染,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习惯。
第二、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在家里,父母亲要在小孩面前多读书、写字,而不是回到家里还继续看手机或玩游戏。这样,孩子会比较认真的完成作业或者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完成既有的学习任务。
第三、要学会与孩子互动,促进感情升华。比如说带小孩一起去运动,跑步、游泳、打球等,在锻炼身体之余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第四、鼓励小孩主动与人聊天(当然是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与人交流及沟通能力,提倡一些他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去完成,鼓励他主动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