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中小学生因为身体和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长时间积压在心中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初中阶段,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今天就盘点一下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如果出现再孩子身上又该如何应对。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厌学心理。有厌学倾向的学生,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把自己看成学习上的失败者,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施压下勉强学习。
2、依赖心理。很多人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缺少独立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
3、孤僻心理。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情感内敛,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压抑、苦闷。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
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家长应当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多鼓励孩子,培养以及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当中找到成就。家长也要给孩子讲解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人际交往技巧进行指导,让孩子更好的融入到学校以及班级的环境当中感。
2、孩子的问题需要家长参与进来,父母首先要交出权力,孩子才能够自主做决定。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向尽管正确,但是方式错误,必须进行变通,采取能引导孩子正面改变的有效行为。
3、大部分孤僻的孩子着迷于电视或游戏机,对周围的东西不感任何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家长必须中断这种特殊的爱好,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购物、外出时让其问路等,能让孩子和他人进行交往,同时也能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4、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随之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应该再命令和指挥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减压,协助孩子完成他的目标,从指挥型、命令型家长转变为辅助型、帮助型、协助减压型家长,从家庭的主导地位变成与孩子平等的地位,使孩子逐渐成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解决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长如何和中小学生相处
第一、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第二、交谈,是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娓娓谈心。交谈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交谈的话题应该是有益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交谈之前,家长应该诱导孩子无拘无束地把心里话倾吐出来,然后,再把自己高于孩子的见解作为一份礼物回赠给孩子。
第三、家长要经常询问孩子在校的生活行为状况,从点点滴滴的观察之中进行了解。家长一定要维护老师的威信,避免孩子因对任课老师的教育不感兴趣而影响成绩。家长也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人际交往,对异常情况要及时问明原因,避免孩子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