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活生生的例子,你是怎么样的人就会影响什么样的孩子。要是当家长,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害了孩子苦了自己后半辈子。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要认识你的孩子
这里说的认识,是要熟悉孩子的脾性,熟悉孩子的性格,知道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必须承认,一个人的本性在很小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而且这种本性会伴随人的一生,这里说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比如有的外向,有的内向,有的懦弱,有的好胜,争对不同本性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2、奖惩并施
在教育中,应积极鼓励孩子,适当奖励是为培养孩子在做每件事时更强的自信心。适当的惩罚是为教会孩子是非观念,是抵挡住孩子遭遇不良诱惑的有利武器。
3、以身作则
不要总给孩子提要求。身为父母要积极乐观,努力进取,当孩子欣赏父母觉得父母优秀时,那孩子也必将优秀。因为她有优秀的父母为其引路。
有针对性的去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多去鼓励孩子,多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慢慢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后就会收益终身,有一定认知能力后他自己就能掌握了方法,最终还是要归结到家长自身问题上,所以作为家长自己要做好自身的素养做好榜样的表率!
家长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式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要以身作则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空洞说教远不及实际行动的影响力大。不是有这么一则公益广告吗,母亲给外婆洗脚,小儿子看在眼里,便有模有样学着要给母亲洗脚。同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做家长的如果品行不端,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很难说不是一个失败的复制品。可见大人的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3、大人的意见要统一
有的时候家长之间相互要通气,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争取一致,态度也要统一,切忌你说东我说西,你扮白脸我扮红脸,更不能当着孩子面就相互数落。否则的话孩子往往会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时间一长,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会荡然无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4、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教育
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与孩子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和关注,不要打断或批评孩子的想法,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孩子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自主决策一些小事情,例如选择玩具、衣服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主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孩子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限制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接受的,并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并遵守家庭规则,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这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正确的行为会得到肯定和奖励,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