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要让孩子明白,可以培养很多种兴趣爱好,游戏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在高二这个阶段,玩游戏可以,但要有一个度,不能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不能影响未来的梦想与规划。
高二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怎么办
不动手打孩子,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孩子聊聊
首先打孩子是不对的,不仅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孩子心理产生埋怨,疏远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妨冷静对待孩子看手机这件事,和孩子说自己是理解手机的吸引力的,但是他也有坏处存在,我们要告诉孩子你现在是快乐了,但以后的日子更长,可能会因为你现在一时贪图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当你长大也不会有工作,没办法生活。
主动和孩子玩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很多时候由于家长的忙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让孩子逐渐沉迷在手机中。所以我们不妨平时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带孩子去他想去的的地方,出去散散心,运动运动,减少孩子接触手机的时间。多带孩子出去玩玩,也可以交到好朋友,小伙伴之间一起玩耍就不会想到手机,特别是同龄孩子之间共同话题多,可以更好地让孩子忘记玩手机这件事。
和孩子交换条件
其实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最忌讳的就是硬碰硬,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更加让人着急,我们若是强迫孩子不能玩手机,孩子的逆反心理只会越来越重,和我们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除了手机以外的喜好出发,主动提出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得有一个交换条件,减少看手机时间,注意是减少而不是不允许。
父母和孩子之间互相监督
平常的时候家长总是会沉迷在手机里无法自拔,孩子有时候喊都喊不动,孩子好奇心又重,所以总喜欢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间长了孩子看着父母在玩手机,自己也会忍不住的想要看,想要玩,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也可以玩,就会带着孩子一起看,这样就让孩子沉迷上了手机。
我们不妨自己先放下手机,和孩子商量,让孩子监督我们,我们监督孩子,谁在规定时间内玩手机,那就要接受对方的惩罚制度,不能有意见,赢了的人就可以接受规定好的奖励。用这种方式来让孩子接受挑战,对比强制性手段,孩子更喜欢奖励和鼓励,而且我们放下了手机,也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诚意,他的心里也会平衡很多,自然也就乐意接受。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游戏
1、首先就是家庭条件氛围影响
比如爸爸妈妈都爱玩手机,时不时就拿手机看看剧冲冲浪,孩子怎么可能不有样学样?
所以想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不玩手机。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和孩子一起看书,在家里培养一个专心学习的氛围;另外一个是和孩子一起出去玩。如果你让孩子选出门去游乐场还是去打游戏,孩子肯定不二话的跟你跑了!
2、然后是社交氛围影响
很多孩子打游戏、看电视不是为了玩,是为了和哥哥姐姐和同学和朋友一起打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来进行社交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太强制性的让孩子不玩手机,但是可以建议他们组织朋友们一起出门玩。毕竟孩子们是非常需要社交的小团体来生活的。
3、还有就是有些孩子完完全全投入到手机游戏当中了
很多孩子觉得别的事情都没有意思,只有手机有意思,他们能从手机当中获取到快乐。
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首先需要家长们一步一步做好引导,让孩子逐渐减少使用时间。然后找到孩子感兴趣的替代物,让他们玩的更有成就感,逐渐替换掉手机游戏。
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后果
第一,玩手机游戏会损害孩子的眼睛视力。因为孩子的眼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会伤害孩子的视力。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很多儿童早早带上了各种矫正视力的眼镜,有针对散光的,有防止视力再次下降的,各种各样的。
第二,爱玩手机游戏的孩子,专注力很差。热衷玩手机游戏的孩子,很难长时间专注于玩游戏,玩具或者看书。
第三,玩手机游戏会让孩子丧失探索欲,不利于开发创造力。爱玩手机游戏的孩子,很难对其他事物感兴趣,没有了好奇心就不愿去思考和探索,不利于发展创造力。
第四,玩手机游戏会容易上瘾,让孩子没有自制力,不受父母管教,严重损害亲子关系。很多游戏的设计特点就是让人玩了还想玩,或者不断挑战,吸引力太强。对于自制力差的孩子根本无法停止,有些甚至抵触父母的管教,所以社会上经常出现父母没收孩子手机,孩子因为过度沉迷游戏,已死相逼,导致悲剧发生。
第五,玩手机游戏损害孩子脊椎健康发育。孩子长时间不正确姿势盯着手机,天长日久,会导致脊椎发育不良,甚至出现颈椎病。
第六,对于中小学生,玩手机游戏最容易导致孩子成绩下滑。爱玩手机的孩子没有心思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