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你说话的语气决定孩子对你的态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你什么语气,孩子就是什么态度。所以我们在与孩子讲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不要过于激动,因为多半这种语气也会让孩子接收并反过来用在你的身上。
2、沟通代替训斥。
把说教变成和孩子的一次沟通、谈话。家长在遇到孩子做错事的情况时,通常第一反应就是训斥,好像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但这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定的伤害,还会激起孩子逆反心理,更好的做法是和孩子沟通,知晓他这样做的理由然后再纠正错误的想法并告诉正确的做法。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孩子是什么样。在妈妈洗脚的广告里,妈妈给姥姥洗脚被孩子看到了,于是也有样学样的端水给妈妈洗脚,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变成那个样的人。
4、尊重并信任孩子。
孩子们在上了小学之后,可能会慢慢有自己的一点小隐私,这些都是正常的,家长们要学会尊重,尊重孩子,同样的孩子也会尊重你。小学也是青春期开始的时期,孩子多半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尊重并信任孩子,给他足够的空间,可以避免很多正面的冲突和矛盾。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