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3
“摆烂”是个新名词,但已经深入到青春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孩子遇到困难阻碍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放弃的年头,家长看到孩子想放弃的时候,就应该找出相应对策,解决青春期孩子摆烂的问题,让孩子重新振作,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青春期孩子摆烂对策
一、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一到青春期就“摆烂”的孩子,不在少数。明明作业写不完,一回家还是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因为成绩差被排到最后一排,看不清楚黑板也无所谓。好像他们觉得,反正作业写不完、课程听不懂、老师有偏见,那就干脆“摆烂”好了。父母对孩子抱有殷切期待,却换来一副无所谓的表现,这对父母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所以,家长就要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或者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只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对孩子还没有放弃,就会感染孩子,积极面对困难。
二、让孩子适当放松
随着孩子逐渐的成长,他们也就会经历青春期,家长要帮助孩子让其能够好好的度过青春期,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问题,还能根据其特征,以此提出解决办法,那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及对策有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1、厌学、叛逆表现明显
孩子的内心冲突更加剧烈,这时候性别特征已经成熟,表现在浮躁、谈恋爱、叛逆、自我中心倾向明显,过分注重自我形象,拒绝接受不良评价。存在厌学,排斥学习现象,有些还会逃避学习,外出上网,与社会不良青年接触,走向不好的道路。
2、情绪两极化
青春期孩子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和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也就会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对孩子的心理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最后逃避学习的一种心态。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动荡变化大。可能会出现厌学心理,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不少家长为此担心焦虑。那么青春期孩子厌学的原因与对策是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厌学的原因
1、成绩下降后的自暴自弃
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不上,然后面对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责备,然后产生压力。自己虽然努力学习了,但是成绩依然不见提升,甚至成绩越来越差,不断地被打击。最后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令孩子每天都很沮丧,最后不想再学习,产生厌学心理。
2、人际交往的障碍
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差,也是形成厌学心理的原因之一。由于性格上的各种原因,有些孩子人际关系较差,经常与同学们吵架甚至打架,导致同学们不能和他友好相处,孩子在学校感到孤独,就会产生了厌学心理。
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众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因为自己独立意识的逐渐发展而反抗妈妈,并且还有不尊重妈妈的现象出现,那么这时候青春期孩子不尊重妈妈的对策有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不尊重妈妈的对策
1、尊重孩子,活出自己
孩子在青春期有不尊重妈妈的时候,妈妈自己就可以学习,充分认识青春期孩子的这些现象只是表象,大多不是问题的根本。妈妈要调整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内在距离,给他一种独立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对他给予尊重。
还有就是作为孩子的妈妈也是要生活出自己的生活,不要把的关注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做些感动自己却阻碍孩子成长的傻事。
2、站在孩子角度看事
高一是孩子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在这个青春期也就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那我们就要根据其心理特征来找到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在高一青春期的孩子,才能让孩子成长的逐渐优秀。
高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1、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失落和自卑感
不少学生在家里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宠爱有加;在以前的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尖子,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进入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面临的是如林“高手”的激励竞争,中心也发生了转移,“尖子”可能不尖了。
面对角色的转变,不同的高一学生有着不同的心态,素质较好的学生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来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当位置,或许会从“庶民”再次成为“尖子”:但相当一部分高一学生因失去自信而产生失落和自卑感,从此而一蹶不振。
2、新环境、新集体引起的焦虑和孤独感
沟通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关键,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与沟通
1、了解青少年心理变化: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上变化最大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情绪波动大,善变、易怒、敏感,因此父母和老师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这些变化。
2、建立信任和尊重:建立和青少年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和尊重,可以增进你和青少年的交流和沟通。这需要父母和老师们表现出相信他们的能力,而不是不断挑战和质疑他们。
3、倾听和理解:青少年需要被倾听和理解。在沟通时要尽量少去指责和批评的话语,让青少年谈到他们的真实情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4、保持开放和平等态度:父母和老师需要保持开放、平等的态度,避免高峰和斥责,相反应该娓娓道来,渐进式沟通。
尽量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情绪,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个性。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到你是他们可以信任和倾诉的人。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情绪,避免指责和批评,而是采取鼓励、支持和理解的态度。
15岁青春期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沟通
1、耐心与孩子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逐渐不再愿意与家长沟通,所以需要家长先做出调整,尝试主动与孩子去沟通。
2、尊重孩子的想法做法,不要一味的批评
青春期的孩子有比较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家长不要按自己的标准去限制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