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直线告诉各位家长:养育孩子不是打骂就能解决的。所以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依靠打骂进行教育。其实想要解决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家长们可以试试以下几点。
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1.和孩子一起画一棵情绪小树贴在墙上
孩子一整天都没有生气、哭闹、 乱发脾气,可以用便签纸画上笑脸贴在树上。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绪产生,就要画上哭脸。每天来了解下一天的小情绪,特别是哭脸的可以让孩子说说为什么发脾气。让孩子认识脾气。
还可以和孩子商量比如:孩子一个月笑脸超过20个,就可以得到一个奖励,让孩子知道不乱发脾气,更受人欢迎。
2.给孩子做一间情绪小屋
看看孩子为何紧张焦虑,是太想考出成绩,还是怕考不好,还是怕人笑话,这些问题要一一查清楚,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孩子考试的时候容易紧张应该怎么办
1、让孩子调整考试心态焦虑往往是由不可摆脱的困难而造成的,换个角度思考,多想想成功之处。多想想善事、乐事、好事,焦虑的情绪也会因此而化解。学习上经常过度焦虑的孩子,父母应从学习动机、成才道路、理想期望等方面帮助孩子作多元化价值观的思考,确立孩子“天生我才必有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观念,调整孩子对考试的认识。
2、帮助孩子做放松训练缓解考试紧张的心理还可以做放松训练,最简便的方法是深呼吸和自我暗示。当孩子感到紧张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多次深呼吸,或采用“呼吸守点法”,即双眼只看一个固定目标,同时均匀地呼吸。遇到难题可进行适当的自我安慰,用心理语言对自己说:“大家容易大家难”,“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考好。”
3、让孩子掌握考试方法孩子即使在考前有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碰到棘手的难题也在所难免。有些孩子有怯场的毛病,一遇到难题就紧张,甚至会头脑一片空白,或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没时间做剩余的题目。在答题时应先易后难,以逐步增强信心,而且在困难时学会自我安慰也是必要的,碰到难题时想“自己不会,别人也未必会”,等到别的题目都做完了,紧张情绪就能得到缓解,再来攻克难题,这时考前由于紧张而导致遗忘的内容也许就记起了。
4、平时学习一定要扎实认真如何从容应对考试,关键还得靠平时认真扎实的学习和训练,成功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即平时练习当考试,重大考试当练习。不少会考试的学生都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当然这句话有些绝对,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相信每个同学都深有体会。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考试的真谛:“只有认真对待平时每次练习,以此训练自己,掌握科学的应试技巧,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每一场考试,而如果仅凭一时的运气取得的好成绩也必定是昙花一现。”
孩子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但是效率并不高,考试成绩很差时,他就会深受打击,想要放弃学习。此时孩子只是思想上的抵触,只要家长适时的引导,就能调整好他的心态,再次鼓起信心去学习。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该怎么办
1、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当孩子出现了厌学的问题,可能对于学习有很大的抵触或者已经出现学习方面的挫折。这个时候不能惩罚和否定孩子,应该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包容,倾听他的心声,让孩子倾诉自己内心负面的情绪,孩子才能够获得安全感、支持感。
2、正确的目标设定,乃是先决定你要过一个怎么样的一生,之后再去选取能够让你达成这个目标的工具,如此孩子的人生才不会有所偏差。
譬如说人生目标是希望做一个快乐而且有贡献的人,明确这个终极目标后,再来选取你的工具。家长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跟孩子交流探讨一下,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帮助其进行自我定位,给他看得见的未来,重新唤起学习动力。
3、避免过度地批评和指责。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的轻视。于是,他们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经常逃学。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就会让他害怕失败,不敢正视自己的成绩,总是自我否定,进而抵触学习。因此,当孩子厌学的时候,家长要学会结合他的能力,不对他有过度的期望,这样才能让他没有压力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当孩子厌学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
1、家长要帮助孩子应对困难,当孩子眼中已经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再告诉他要振作、不要逃避,大多是徒劳的。他更需要的是外界给予理解、接纳和共情。和孩子沟通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着手,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
2、对孩子的关爱和体贴也能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但不要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思考的。
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再加以纠正和指引。家长也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即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成才的路千万条,家长不要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扯得太紧。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手机不离手,不单单小孩喜欢玩手机,很多大人也是达到了没有手机就感觉少了点什么的状态。因此,很多孩子潜移默化地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那么孩子手机不离手我们应该怎么办?
孩子手机不离手我们应该怎么办
1、家长以身作则,加强亲情教育
家长应该先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约束好自己看手机的习惯,如果想看手机可以在孩子睡觉之后或是做作业的时候玩,注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在孩子的空余时间,家长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的活动,或是带孩子去旅游,做运动等,在活动期间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是习惯,表扬肯定孩子好的表现,这样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2、指定详细且严谨的规则和奖惩制度
有时候也可以稍微让孩子放松一下,那么就要制定出一套如何玩手机的制度让孩子严格遵守和执行,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玩多久等,家长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一套玩手机的制度,让孩子既享受到乐趣但同时又能遵守规则。
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绪时,很多家长感觉天都要塌了,不问原因就对孩子一顿打骂,但其实这种做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压制孩子的想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让孩子自愿去上学,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打骂
切忌孩子一说出来不想上学,父母就开始动手,或者把孩子批评的一无是处,要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会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孩子彻底失去与父母交流的欲望,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对上学这件事越来越厌恶,所以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先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这一点可与孩子的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由于有特长、有兴趣爱好,这些孩子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上来,从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很多家长都想着孩子能够有个优异的成绩,也就会让孩子去进行补课,但往往也就会发现其抵触情绪的表现。对此,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能强迫孩子,这样做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也就会影响双方的亲子关系,还是需要给予正确引导的。
孩子对补课有抵触情绪该怎么办
1、家长需要问清原因
当孩子对补课有抵触情绪时,也有可能下意识觉得只有成绩很差的学生才会去补课。如果孩子的成绩中上就不愿意去,那如果家长自己有能力的话,还是尽量抽空自己辅导孩子,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直放纵着孩子,宠溺着孩子,允许他不读书或者是少写作业的话,那么他就会养成一种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的习惯,也就会出现不愿补课的想法。
2、梳理孩子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