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条回答
控制屏幕时间,给孩子多安排一些事情做,在做这件事情的同时,家长得参与进来,比如,孩子写作业,家长尽可能的陪伴,让孩子专心致志地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当孩子完成的又好又快时,可以让孩子玩儿一会儿手机,但时间不要过长。
小孩老是玩手机怎么教育
一、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自己不要经常玩手机。如果大人一边跟孩子说不要玩手机,一边拿着手机不离手,这样再怎么劝说都没有效果。言传不如身教,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
二、有机会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亲子关系融洽,沟通教育也会更顺利。我女儿刚有手机的时候,我们也担心她会经常打游戏或者网上聊天,后来跟女儿聊了聊知道,她主要用来听歌,放松心情用,我们也就放心了不少。
三、适当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虽然对女儿使用手机比较放心,但我们还是听了学校老师的建议,只是周末给她使用手机,平时上学都要交给我们。刚开始她还有些想法,但是很快也就习惯了。每到周日晚上,就会主动上交手机。
四、同孩子约法三章,定下规矩。让孩子知道家长的态度,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如果孩子使用手机不恰当,家长有权没收手机。
孩子过度玩手机的危害
一、导致疲劳
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手机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和烟酒一样严重。
二、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三、生活圈子变窄
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沉溺于手机的人们就像“活在气泡里的一代”。“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屏幕上。”
四、削减思考的能力
专家介绍,手机会让人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让人们患上类似“注意力障碍”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思维不断被打断,这大大削减了思考的能力,让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此外,过度关注手机还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
五、身体虚弱
中小学阶段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运动增强体魄,一旦沉迷于网络世界,有时一整夜躲在被窝低头看手机,使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还会影响头脑发育,导致神经紊乱、紧张性头疼。
六、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长时间地玩手机上网,忘掉周边的生活、亲人,很容易诱发他们青春期自闭症、青春期孤独症等心理疾病;还会出现过度依赖网络症,导致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网络成瘾者还会出现偷窃、伤人等过激行为。
七、近视成灾
我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居世界第一,近视发生率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青少年近视发生率更是高达50%至60%。常玩手机,对眼睛的危害是很大的,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假性近视,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其他的眼部疾病。
八、丧失注意力
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甚至会导致“注意力缺失”。经常处在多任务状态的人在处理工作时的注意力显着下降,这大大削减了我们思考的能力,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难以深入复杂的层面。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
一、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如果在家他觉得无事可做,或者你不让他去做其他事,他自然而然要去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所以最好让他转移注意力,比如可以多买些益智类玩具,积木,拼图都可以,最好有点难度,让他喜欢上挑战,这样玩的时间也会久,接触电视和手机时间就短。
二、多带孩子走动,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和大自然。大部分孩子都是爱热闹和好动的,天气好,可以带孩子多逛逛,公园,游乐场,博物馆,多和别人沟通。一方面让他不会闷在家里只想着电视,另一方面可以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培养活泼开朗性格。
三、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大人以身作则,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小孩模仿能力是最强的,大人都低着头玩手机,他自然而然跟着学。加上你不和他交流沟通,他自然想着看电视。所以多点时间陪孩子交流游戏,少点时间拿手机才是王道。